《獨立媒體/人》陳曉蕾:身體力行的獨立記者

文/胡慕情

初識陳曉蕾,是一年前的夏季。彼時她剛陸續出版引發港台兩地熱烈討論的新書《剩食》與《有米》,台灣媒體圈則因中時黃國昌案鬧得沸沸揚揚。學界、媒體界,都在擔憂中國的政治情勢箝制言論自由,更讓人焦慮的是,資本大舉入侵下,守門人的自我閹割與不斷退位。「記者」還能做什麼?離開既有崗位,是否還有努力空間?香港的傳媒情況,幾近是台灣可預見的未來。好友Y決定約幾位在主流、獨立媒體工作的同業們,一起和陳曉蕾見面。

用微笑的力量 走過二十個年頭

地點在台北城南一家小館。所有人都齊了,陳曉蕾才匆匆入門。短短的捲髮齊耳,隨性地貼在有著明亮眼睛的臉龐。她穿著輕鬆,揹個大包,見了大家開口一笑,朗聲招呼。從她的聲音、相貌,實在很難看出這是一個在扭曲的香港傳媒界打滾多年、且年過四十的人。才這樣想著,陳曉蕾遞出了用乳白塑膠做的名片,上頭印著回收標誌,以及E-mail、手機號碼和姓名。頭銜是「記者」,不是「作家」。

那天吃飯,沒有多提傳媒界的坎坷。陳曉蕾只說:「需要更多獨立記者,各種領域都需要!」接著細述她到台灣每天安排了多少採訪、下一個題目想寫什麼。「對了,明天我還要跟陳楊文到馬崗潛水!」也曾依著陳楊文的書按圖索驥在馬崗潮池裡探索海洋生物的我,和她聊了起來,陳曉蕾的眼睛閃呀閃,滿是好奇興奮的光。那精神奕奕的樣子,一直烙印在我的腦海。今年七月到香港,約她訪問,陳曉蕾依舊爽快地一聲「好」,並問:「要一起去七一遊行嗎?今年我和幾位朋友要一起作垃圾回收!」

微笑、好奇、身體力行。陳曉蕾靠著這些特質,走了二十年。

專攻人物專訪 讓政治新聞不再硬梆梆

陳曉蕾大學念的是翻譯。對畢業要做什麼原本沒有太多想像。直至大學一次社團活動,邀請廣播界的人來分享指導,才讓她在1993年踏入記者這一行。「那時前輩看我反應快,覺得挺不錯,問我畢業後要不要到電台去?就這樣去了。」想起這段往事,陳曉蕾總是嗤嗤笑,「我當廣播人其實是很難想像的一件事,因為發音很不標準啊!」

那是香港最小的廣播電台,影響力小。在採訪現場,有時候麥克風還會被人攆走。這些差遇對待沒有挫折陳曉蕾。扁平的組織讓她有時間慢慢累積培養採訪經驗,也有空間在每個事件發生時親臨現場,「後來某大報看我總是在各個現場跑,便來挖角。」談起這段,陳曉蕾又是一陣大笑。「說真的,那時候被挖角得莫名其妙。後來問為什麼找我哪?對方說:『因為妳總是笑臉迎人,感覺很能受人信任,要是先看過妳寫的稿,大概不會用妳了!』」

陳曉蕾這番話半帶著玩笑。只有一年採訪經驗的她,書寫自然有待磨鍊,但有些特質,卻和資歷無關。時值香港回歸的九〇年代,政治新聞炙手可熱,她被派到立法局,每日都得追蹤政策。當時時興尖銳針貶政策的寫作,陳曉蕾在日積月累下,漸漸抓住訣竅,但她最擅長的,始終是她笑瞇瞇雙眼穿透紛亂政治場域裡的人情故事。

「那時候四人一組,上頭全是資深記者,他們很照顧我,帶著我見世面。」 陳曉蕾後來另闢寫作路徑,結合「個人、環境、政策、社會」四個向度,專攻人物專訪,陳曉蕾直言,許多人認為政治新聞就是要「文句生硬」、「觀點自以為是」,但政治畢竟是人事,「軟硬兼顧的寫作,不代表我迴避政治。我更想知道,他們為什麼這樣決策。」

回歸前,香港最後一任港督進行政制改革,所有政治記者嚴陣以待。陳曉蕾必須採訪政黨各級議會選擇策略、撰寫選情分析,星期一至五待在立法局跟進大小會議,周末還要趕到深圳報導臨時立法會的會議,瘋狂採訪的疲憊,讓陳曉蕾在1997年五星旗在香港升起後,決定暫時中止採訪生涯。但她飛到英國倫敦修習文化研究,心裡依舊記掛著這個能夠衝鋒陷陣的角色。

香港局勢劇變 靠著一口氣堅持記者路

1999年,陳曉蕾回到香港,驚詫於媒體環境的劇變。「我曾到電視台面試,對方跟我談了兩個小時,最後卻沒用我。理由是『我們不想摧毀一個好記者。』」回歸後的香港,最先遭遇的並非政治勢力,而是金融風暴的襲擊,政治新聞不再是報紙頭條,翻開報紙,超過一半篇幅都是八卦瑣碎的新聞。

「並非記者的勞動權益不重要。但我的想法是,真的要,就去掙,像我也是去敲門要求加薪啊。掙不到,仔細思考能不能接受,不能,就走。」陳曉蕾的想法在香港傳媒界是異類,往往招致同業批評故作清高。但陳曉蕾若沒有這樣的想法,不可能像現在一樣繼續篤定走在「第四權」的路上。「不能怨。因為記者這條路就是靠一口氣撐的!」

她轉往雜誌社,結合自己擅長的書寫方式以及文化研究的背景,在副刊發展一系列和飲食相關的專欄,獲得極大迴響,之後陸續有報刊雜誌聘請專業記者耕耘這條路線。這段時日的練習與經驗,像是「市場探測」,陳曉蕾愈來愈懂得如何從看似膚淺平凡的生活細節去對照社會議題,寫作字數從百字、千字到萬字,「但我發現,就算一萬字也不夠寫,加上整體的採訪和報導空間不斷收窄,我決定辭職,嘗試獨立報導。」

從主流到獨立 因為《光害》

2007年,陳曉蕾離開報館,著手進行教育議題的採訪。為此她還親自到學校教書,卻發現教育議題愈是不瞭解、愈容易下筆。後來這項計畫沒有完成。恰好環保組織「地球之友」為探討光害問題找上陳曉蕾,兩方合作寫書,僅僅是簡單的圖文,竟讓陌生的「光害」二字,在一夕之間爆紅,為她打了一劑強心針。為了再一次嘗試獨立報導,陳曉蕾仔細規劃「後路」,她在2007年到2008年間,透過在大學做研究、教採訪、寫名人傳記等方式貯備獨立採訪基金,終於在2009年重出江湖。

開始獨立報導後,陳曉蕾將採訪工作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收入豐厚而且是她願意接受的採訪工作。比方她曾接下政府環保署的案子,書寫低碳生活叢書;第二類是收入不多,但不會影響採訪基金的工作,這類型多半是和民間團體合作。第三類,則是像《剩食》與《有米》這些她想寫卻不見得有人支持的議題。「但沒想到,最後我不但沒有用到我的採訪貯備金,第三種類型的採訪,反而成為我的穩定收入,所以現在前面兩項我幾乎都推辭掉了。」

陳曉蕾後來發現,第二類和第三類的採訪計畫,往往能夠融合進行。「但當然前提是對方要接受『我和你合作寫書,不是為了推廣組織的形象,而是我要打一個議題』。」2013年7月甫出版的新書《死在香港》,便是這樣的合作產物。

陳曉蕾4

「妳聽過護慰天使嗎?」陳曉蕾拿著筆唰唰寫下這四個字,仰頭問我。

「沒聽過。」

「是啊,我也沒聽過。它們是在做免費的殯葬服務的。」

陳曉蕾完成《有米》不久後,這個她聽都沒聽過的NGO組織找上她,商談過後,陳曉蕾才發現已經2013年的香港,竟連最基本的殯葬設施都相當欠缺,甚至沒有共同認可的專業培訓,「韓國或台灣都在改進,香港卻落後整整十年!」

如同台灣早期缺乏殯葬制度的環境,喪事總有黑道把持,死者如何安寧?成為書寫的重點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陳曉蕾的眼界不只於此,「香港是個高齡化的社會,讀了跟死亡相關的資料後才發現,香港很多人是死在醫院的。但醫院不該是讓人等待死亡的地方!」敏銳的社會意識,讓她著手發展另一條支線,探討慢性疾病或絕症及醫療體制間的關係。

不過陳曉蕾的「野心」不只於此。「我說過,每寫一本書,都是要打一個議題!」陳曉蕾在書寫時不偏好引述專有名詞和理論,而是想盡辦法把關鍵資訊說得簡單易懂,「香港沒多少人在看字了,所以要想計引他們讀書。其實我寫食物、寫綠色、寫死亡、寫不同的題目,這十多二十年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只是用不同角度和方法去滲透罷了。」

呈現文字,只是打議題的基石,接下來,陳曉蕾還會規劃各式講座。這一次,她更進一步和網路媒體「主場新聞」合作。陳曉蕾指出,網路世代的讀者羣,和書本的讀者羣不同,她預計將《死在香港》的內容重新以QA方式編寫,除了簡單明瞭以外,更方便搜索。

「妳是個行動者。」我笑著對她說。

「記者是第四權啊。」陳曉蕾笑答,現今的媒體世代,記者只是一顆小石子。「我能做也該做的就是跳進水裡,製造漣漪。」

台港獨媒困境相似 需要讀者重視

不過,不像《有米》、《香港正菜》等書的內容,《死在香港》探討的議題敏感,又涉及立法層次,陳曉蕾坦言,離開媒體、沒有組織招牌,得靠向記者協會申請的記者證才方便出入行政機關。「不過我很生氣的是,記者證上寫的竟然是『freelancer』!」陳曉蕾說,若非自己曾在主流媒體打滾,累積專欄寫作名聲才離開組織,採訪碰壁的情況,可能性極高。

陳曉蕾的誠實,應對著台灣談論獨立媒體「記者」似乎能夠「真空」出現的論述。2010年,從聯合報退役的記者朱淑娟一舉獲得台灣三大重要新聞獎,振奮低迷的媒體界與學界,獨立報導更瞬時成為備受關注的新名詞。然而獨立二字若以不受干預作為判準,在朱淑娟獲獎前,台灣即有許多獨立媒體與獨立記者,如苦勞網、立報、環境資訊協會,正如卓越新聞獎在該年所指出的,三大新聞獎所欲突顯的,並非獨立採訪究竟在台灣是否已經有其地位,而是對主流媒體墮落的提醒。

朱淑娟獲獎後,大法官釋憲進一步肯認一般民眾亦有採訪權,對有心揭露資訊、參與公共事務的「公民記者」或「獨立記者」,自然是一大利器。但資訊進用權在現實的情況下,仍是「人脈」為上,不倚賴傳統組織的新進者,要如何獲取採訪資源與信賴程度,是港台兩地共同需要思考的問題。

此外,穩定的收入來源,也是獨立採訪的一大困境。「就拿《死在香港》來看,這是個龐大的議題,我一個人不可能忙得過來,所以必須找人合作。」陳曉蕾坦言,若非寫書經費有人支持,她萬不可能做出這麼大切面的報導,「這是獨立記者的難處,不論如何,得先活得下去。」陳曉蕾直言,若非有專欄稿費支撐,只寫書,自己根本不可能活得下去。

2012年來台,陳曉蕾曾引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句子:「當你真心渴望追求某種事物,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在香港、在台灣,有愈來愈多這樣踽踽獨行的守門人,他們如何前進?有賴宇宙裡,企求看見真實的讀者的支持與協助。


留言

在〈《獨立媒體/人》陳曉蕾:身體力行的獨立記者〉中有 1 則留言

  1. 獨立聲音好重要!!

發佈回覆給「vivi」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