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學堂】寫歷史就是說故事的能力

文/盧易詩

編按:本文為劉志偉老師於獨媒課堂中的局部授課內容整理文,講題為:農業發展史。(圖片出處:http://www.flickr.com/photos/lewaedd-q/7047965241/)

說故事就是講八卦的能力

農業寫作在台灣的發展陷入某種早已定型的框架中,像是談甘蔗產業傳統的寫法可能是從荷蘭統治時期開始依照歷史脈絡談到現在,但劉志偉覺得這樣寫有點無聊,所以他在寫關於甘蔗的文章時,只針對日治時代「糖鄉」的故事,描寫糖業在這個的地方的發展脈絡。

「寫歷史,就如同講故事;講故事,說穿了就是聊天的能力。」一件事情要講的有趣,讀者才會想要看,素材一樣、故事架構一樣,但如何寫的吸引人就得靠「磨練」,現今關於農業的報導大部分都是:「科技新貴下鄉種田」、「都市人回歸土地」之類的報導,寫多了讀者就會對這種主題感到疲乏,所以記者必須不斷的開發新題材,隨著寫作經歷的累積,一件無聊的事情也能夠變得吸引人。

善用「官書」

回歸到課程主題「農業發展史」,劉志偉老師在寫作時最常使用的參考資料是《農業統計年報》之類的統計報告,因為他認為統計報告能夠取得相對客觀的數據資料,這類報告在相關網站都可以取得電子版。

為什麼取得統計數據是重要的?假設今天記者在處理一個:「老農每天辛苦種稻…」的議題,單單看表面可能只會發現稻農的收入微薄、生活辛苦,但如果查看統計數據就可以發現,其實稻農真的「自己下田」工作的時數並不多,會造成他們生活辛苦的關鍵因素可能在於「稻田太小勞動力無法發揮」、「生產量少造成收入微薄」等等。

有些時候必須看數據才能夠看清事件的真相、弄懂事件的問題出在哪?一個寫作若不能把人、事、時、地、數字交代清楚,這個寫作充其量也只不過是個人見解的抒發而已。

也許大家會覺得看官書很無聊,但國家是推動社會改變的主要行動者,很多時候國家是推行政策、促進社會改變最有力的力量,當記者在進行歷史書寫、想要了解當時社會狀態時一定要看官書,好的官書可以充分展現統治者對問題的界定與施政範圍,透過官書能看出大時代的脈絡(通常政府永遠是反應最遲緩的單位,如果能夠在官書中看到某些明顯的傾向,那就代表那些傾向真的反映出社會大致的概況)。

官書其實不無聊

「當官的都很賊,時常故意隱瞞不講」寫作者在閱讀官書時,不要只看一本,而是要看完一整個系列,這樣才能發現有哪些點是之前有講過,然後現在突然又不講的,這就是問題點所在,搞清楚它為什麼不寫?是不是失敗了?

「當官的都很……,時常推諉責任」很多政府的政策都需要多個部會的配合,有時候會因為部會和部會之間的合作出了問題,而讓政策計畫失敗,這時部會官員就有可能在官書中刻意提起某些事情,試圖將責任歸屬歸給其他部會。

「當官的都很呆,時常上下文連不上」政府在寫施政報告時都會寫一些冠冕堂皇的話,寫作者要辨識這些話的可信程度只要看一個點就可以了:「有沒有數據」,如果內容充斥形容詞、沒有具體的數據佐證,那就代表這段話的可信度值得懷疑。

宣傳品也是好資料

早期的政府宣傳品也是很好的參考資料,這些資料因為有圖片通常比較「好看」,如果能搞清楚為什麼會有這些資料的出現?背後的故事?來龍去脈為何?那就是很好的報導源頭。閱讀早期宣傳品必須要有很好的解讀能力,不然很容易被宣傳品牽著走,看不出當時的社會情境及背景。

劉志偉說:「在解讀老資料時絕對要用新的角度去思考。」才會寫出讓讀者感興趣的文章,寫作時的語言也要用大家看得懂的語言和語法,讀者才會想看。

寫出自己的Tone

「如果不是你擅長的,那你就不要寫」,如果對一件事情沒有自己的感受,寫出來的東西絕對不會吸引人,假設今天記者沒有吃過鳳梨罐頭,卻硬要寫對鳳梨罐頭甜美滋味的回憶,那樣的寫作會很虛假。

「找出你自己的關懷,別跟著瞎起鬨!」不要大家寫甚麼,你就跟著寫甚麼,台灣的農業問題有很多,一定寫不完,試著開發自己關心的新題材,如果自己無法對議題有某些情感,絕對寫不出好文章。

今天一旦完成一篇文章以後,要記得「吸引人來看」這件事很重要,如果文章無法引人入勝,那這篇文章就是失敗的。所以作者必須適當地跳出自己的社群網路,多和一般大眾往來,了解大家習慣哪種敘述方式?大家關心哪些問題?也唯有如此才能夠找到可以觸發大家的「點」,並擴大社群、向外推廣某些理念或價值觀。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