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媒體/人】用地圖說在地故事-「地圖‧台灣」賴進貴老師

文/呂培苓

賴進貴老師為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訊學系教授、「地圖多媒體研究室」主持人。賴進貴的學術訓練主要是:地圖學及地理資訊科學。從1992回國以來,他持續從事地理資訊領域的教學與研究,並逐漸將地理資訊延伸到地理教育、環境變遷、數位人文等議題的應用研究。

從2007年開始,賴進貴每年選十二個題目,製作「地圖‧台灣」月歷,從地圖上顯示台灣的許多人文現象。像是「生在何處」地圖,顯示出,台灣大學每年入學新生當中,住在台北市大安區的居民比例最高。這顯示家庭社經背景和教育資源差異,都可能影響孩子在升學競爭中的機會。

2-1

還有一個「原鄉守護」地圖,賴進貴藉由三山國王廟這個客家族群信仰代表的分佈,凸顯雲林 ,嘉義,台南這些一般認為鮮少客家聚落的縣市,竟然有相當密集的三山國王廟。這個令人驚訝的結果衍生出民族學以及社會學的命題:以前居住在雲嘉南的客家聚落哪裡去了 ?搬遷嗎?為什麼搬遷?還是被同化變成 「閩南客」?

Q 為什麼想製作「地圖‧台灣」月歷?

A: 我一直在處理地圖,我們研究室就叫做「地圖多媒體研究室」,做地圖是我的專業也是我的興趣。我常常給國、高中老師辦研習,上完課他們就跟我說,賴老師,你的PPT可不可以提供我在教學上使用?顯示這些地圖對老師上課很有用,所以我就在想,怎麼樣可以更廣泛地提供給老師?這是我當初會製做地圖月歷的一個動機。做成月曆之後,可以廣泛地提供老師們使用。

更遠一點來講,我一直很關心地理教育,地圖是地理教育裡面很重要的一環。

我個人一個很大的震憾是,二十多年前我到美國留學時,就發現美國人很會用地圖。當年還沒有google map、google earth,美國人用地圖是一種生活習慣也是基本的生活能力,在美國出了機場租個車,他就給你地圖,假設你就是會用地圖。如果你加入AAA(美國駕駛人協會),可以任意取用免費的地圖。

我另一個震憾是,發現台灣人不太會用地圖。有一年聖誕節,我們一群台灣同學一起去L.A旅遊,租兩部車。我看著地圖,帶著大家順利到達目的地。第二天我留在親戚家,讓同學自己開車回飯店。隔天他們跟我說,找不到飯店在哪,繞了一兩小時才回到飯店。我心裡想著:「我不是昨天才帶著你們開車走過一遍嗎 ?這些台大畢業的精英同學,很會考試很會唸書,頭腦很好。當年從考高中到大學,地理應該也考得不錯,但是居然都不會看地圖!」我還蠻震撼的。

我的專業是地理資訊科學,用電腦處理地理資訊。我回台大開的第一門課就是地圖學。我是1992回台灣的,兩年後,台灣有些教育改革,國中開始有「認識台灣地理篇」,那時候還是國立編譯館負責。因為我的老師推薦,我參與了地理教科書的編纂。從此開始將近十八,九年,我和地理教育一直沒有脫節過。我覺得以往教科書不太重視地圖判讀能力的培養,所以我很努力推廣地圖的教學和應用。也因此有很多機會和國高中老師在一起,介紹地圖的使用,也從地圖介紹台灣。

Q 我很好奇的是,「地圖‧台灣」月歷和一般我們用來找路的實用性的地圖不太一樣,這種有主題的地圖要用到很多電腦處理的資訊

A: 電腦幫助我們處理很多以前處理不到的資訊,這對於主題性地圖特別有利。比方說,哪裡在塞車?或者哪裡最常塞車?現在很多車上都有GPS,你的車子是停止不動,還是時速一百,從車子上的GPS就可以看到。把這些資料彙整起來,就可以產生許多以往非常不容易取得的資訊

再舉個例子,像7-eleven這類的便利商店,現在很多商店都使用POS(所謂的銷售時點系統),這樣店家就可以即時掌握銷售情形。,比如說台大分店今天中午賣出多少便當、什麼樣的便當。因為現在很多資料都有「位址」,所以很容易和地理空間結合來解讀特定人文現象,也可以變成地圖。

電腦和網路的出現,可以讓我們可以發現很多以往不容易被察覺的現象。

Q 老師你怎麼樣去設定“主題“?

A: 我製作「地圖‧台灣」月歷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夠引發一般人對地圖的興趣,然後增加使用意願,這是比較強調地圖教育的推廣。第二個目的透過地圖讓民眾可以更瞭解台灣,特別是有些主題,一般民眾平常沒有注意到。不管是社會、經濟、教育、文化,都可以是地圖的主題。希望能夠提高民眾對這些議題的注意。

Q 所以「藍藍綠綠」這個地圖,就是因為台灣藍綠鬥爭,所以來瞭解一下藍綠版圖?

3-1

圖說:「藍藍綠綠」地圖

A: 對。一般讀者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來藍綠版圖的分佈。如果有功力的讀者就可以看出更進一步的資訊。以屏東縣的藍綠選票分布為例,為什麼藍、綠之間壁壘分明,像是一條政治斷層經過?其實,這樣的現象和真得跟地質斷層有關。潮州斷層將屏東縣劃分為山區和平地,而臺灣的開發過程使得兩邊分別住著原住民及平地人,而這些不同族群在投票取向上顯然不同。所以我們常說,地理和人文現象常常是許多現象相會影響。這張藍綠地圖,乍看之下就是藍綠而已,但是你如果深究,就可以發現許多潛藏在背後的因素。像宜蘭,傳統上有溪南、溪北的界限;苗栗就有山線、海線的差異。為什麼會這樣呢?引發讀者關心、思考,是我們做這張地圖的目的。

4-1

圖說:「藍藍綠綠」地圖-屏東縣

Q 這個原鄉守護」地圖,也是讓我好意外。這個地圖顯示,三山國王廟在雲林,嘉義,台南的分佈蠻密集的。一直以為,這些都是閩南人比較多的地方。

5-1

圖說:「原鄉守護」地圖

A: 這張地圖顛覆一般想像客家人只分布在桃竹苗等少數地區,其實早年台灣幾乎各地都有客家人。只是,可能是人數較少的族群可能被同化,語言也漸漸消失。有趣的是,語言可能會消失,但是很多足跡不會消失。比如說,廟宇就不會消失,所以廟宇變成探索早年族群分布的重要線索; 墓碑也往往會被長久保存,所以可以從墓碑的堂號,探索家族擴張與遷移。

Q 這個「原鄉守護」地圖的idea,是怎麼注意到的?

A: 很多地圖的繪製動機來自生活中的觀察。像這張是因為十幾年前,我兒子還在唸小學時,有一次同學家長熱心規劃了新莊老街知性之旅。我們全家跟著去,配合文史工作者的解說,我發現新莊老街上竟然有三山國王!我知道早期的三山國王廟和客家族群有很密切的關係,不敢說百分之百,但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連結線索。我覺得蠻訝異的,因為新莊是台臺灣早年開發的重要河港,一般人可能都沒注意到當年就有那麼多客家人參與台北的開發。因為要修建一間廟,通常需要相當的族群規模。這顯示新莊老街早年一定有相當的客家族群。

這個發現激發我思考,台灣哪些地方還有三山國王廟?後來我發現,一府二鹿三猛岬的鹿港,也有三山國王廟;進而注意到雲嘉南地區也有很多。所以,我就想到把全台灣的三山國王廟都整理出來,繪製了這張地圖。

Q 老師要不要做個找尋平埔族的地圖?我曾經讀過報導,認為神農大帝廟和平埔族相當有關係,報導認為神農大地是被轉化過的平埔族的傳統信仰。

A: 我思考過,阿立祖的信仰和地基主有沒有關係?地基主有沒有可能是被轉化過的信仰 ?不過這些資料不完整,還不足以繪製成地圖。

Q 有可能啊,地基主不是土地公,那地基主是什麼?可是很悲哀的是,如果地基主是被轉化過的阿立祖的信仰,拜地基主都是拜最簡單的,就是比較沒有被重視。老師有打算針對某一個主題,做一系列的探討嗎?

A: 倒是沒有特別設定,因為可以繪製的主題太豐富了。每年我們都會試著從人文、社會、歷史、環境等不同面向去找題目,所以地圖主題比較多元。當然也有我們做不到的地圖。有些單位的資料不是那麼容易取得,比如說做完台大學生來源分布圖後,我們想進一步探討台灣各鄉鎮的考生們,大學聯考分數有沒有區域差異。但這個資料我們就拿不到,所以也就無法繪製地圖。

再舉個例子,我也很好奇某些流行病的分佈地圖。但因為可能涉及個人隱私,所以主管單位也不會輕易提供。

6-1

圖說:「漫漫薄紗」地圖-台灣每個月份受季風影響,空氣中懸浮微粒累積情形。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