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媒體/人】The News Lens–分享各式觀點的新聞平台

文/呂培苓

楊士範小檔案: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創辦人。

1980年出生的楊士範,註定是與網路共同呼吸的人種。擔任過CNET Taiwan執行主編,負責手機、GPS、網路應用以及軟體產品的評論; 商業周刊數位內容編輯部資深編輯;大誌雜誌、電腦王、樂多線上誌等專欄作家,也開過咖啡館,熱愛運動與電影。

2013/08/01,《關鍵評論網》誕生。 這是一個經過篩選呈現質感多元文化的新聞和專欄平台,讀者可以根據政治、社會、財經等分類尋找文章,也可以從該網站閱讀編輯挑選的時事與評論。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http://www.thenewslens.com/

Q:為什麼要辦《關鍵評論網》?你原來的閱讀經驗讓你有不滿足的地方嗎 ? 所以辦一個你理想中的網站 ?

A:也沒什麼不滿足,在網路上閱讀是趨勢,Udn(聯合新聞網)和蘋果日報就做得很早,我從我的過去工作的經驗談起。 以前我在商周數位內容編輯部工作的時候,我就寫過一篇報告給我主管,標題就是:「打造一個跨平台的新媒體…」我不是說,我們不做雜誌了,但是要有給手機看的內容、給平板看的內容、給電腦看的內容,或是給一個新的載具,可能是眼鏡、可能是手錶等等。

但是,這些東西不是說,我們把內容移植過去就好,手機有適合給手機看的、手機有手機的特性,你要去研究每一個載具的特性。 比如說手機可能比較常在走路、坐公車的時候使用。平板就跟手機類似,但是他有一個比較舒適的閱讀環境,所以可以提供平板比較長的內容,而且手機常常有東西會跑出來干擾你。很多新的技術一直跑出來,你有沒有去看到這些新的技術? 比如說,以前IE6當道時,大家都覺得不可一世,但是後來Firefox 、Google Chrome陸續出來,技術更好,也比較好用。

對於網路閱讀這個領域,有很多需要重新思考的。 比如說,很多網站喜歡把一篇文章切成好幾頁,我們自己閱讀的時候明明就很討厭這樣,但是為什麼我們自己做網站時還要這樣呢?因為我們要很高的瀏覽頁數,要給廣告主看,好像很多頁就代表很多人看,就像電視的收視率一樣。

Q:所以頁數的點閱率很高,也不一定表示廣告有效果 ?

A:這就是做網路媒體有趣的地方,不斷要接受新的資訊、不斷要接受新的刺激。大家都說網路廣告的市場越來越大,可是一般媒體大家都吃不到,都被Google 、Yahoo、Facebook 吃掉了,那我們要怎麼從Google 、Yahoo 、Facebook 挖到廣告?我們怎麼樣告訴廣告主,我們的媒體是比那些更有效地可以觸及到客戶?我們有沒有更精準?

像Facebook是你自己把你的資料都告訴他;Google 是你搜尋關鍵字它因此知道你在找什麼?需要什麼?所以誰可以在有別於Google、Facebook的做法下,掌握到顧客?你就有機會去和廣告主談,告訴廣告主,你想要賣東西給他們的對象在哪裡?同時,廣告還要在對的時間點送到潛力客戶的手上。

比方說,你可能想買車子,但不是那麼急,所以現在給你車子的廣告有沒有用?(沒有用。)對,但半年後給你車子的廣告可能有用。(那你怎麼知道我什麼時候想買 ?)對,所以我們要有資料。

這是我們在談論Data Mining的時候,常常講到的一個例子,雖然我也懷疑不知道是真的假的。故事是說,一個零售店家廣寄了很多懷孕生產相關的折價券給一個年輕女孩,女孩的爸爸很生氣地說:「為什麼要寄來?我們家不需要!可是廣告商說,根據你女兒的購買習慣,我們估計你女兒懷孕了!」

這個就是觸及到顧客的機會。

Q:所以同樣的廣告放在一本雜誌的紙本上,和放在同一本廣告的網路版本,後者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客戶潛力 ?因為可以分析很多客戶的消費模式和需要,所以這真的是電子化時代的新廣告經驗?

A:是。我想到一個例子,《華盛頓郵報》最近被亞馬遜Amazon買走,新買主Amazon的傑夫貝索斯前陣子就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此事,裡面沒有具體說他要做什麼,只是很空泛地說:「Amazon有更好的技術可以幫助華盛頓郵報什麼之類的。」但他沒有更精準地說,這個老的媒體、舊的媒體要怎麼改變。但是我想Amazon最強悍的是技術,包括我剛才講的Data Mining,怎麼樣知道顧客在看什麼,然後怎麼樣把他們關注的東西賣掉,所以和這樣的技術的結合,可能是未來《華盛頓郵報》起飛的關鍵。

Q:所以你創辦《關鍵評論網》一方面是為了新閱讀形式的嘗試,那另外一方面呢 ?你對於現有媒體的內容呈現,有不滿足的地方嗎 ?

A:大家都在罵台灣的媒體,覺得不好。不好很好啊,不好我們就有很大的機會啊。所以我就想說,我們自己來做,看有什麼可以改變的,我們沒有包袱啊!就想到像Huffington Post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這樣的形式就可以參考啊。

以台灣的報紙來說,《蘋果日報》有時候會太淺、有時候太血腥、有時候太腥羶,這些當然有閱讀上的需求,市場有小報的需求,也有質報的需求,我們不想做小報,那我們就來作質報。我們想說,台灣後來大家都變作小報,何必呢?

目前每個媒體像中時、聯合都有很優秀的記者,但是大家都知道,每個媒體的老闆都有自己的考量。所以我想,像獨立媒體學院、新頭殼,大家就是做自己要做的。所以我們想做,純粹是很重要的新聞,對民生、對你的未來、對你的政治、對你的社會,都有影響的新聞。它會很硬,沒有錯,它不好讀,沒有錯。但我們以編輯的角度來想,怎麼樣讓它更好讀?有些東西是要妥協。如果議題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那就要淺一點。

網路媒體的特性是:「它可以都做。」報紙雜誌都有版面的限制,網路也有它的限制,可是沒有「一天只能做這些」的限制。網路的文章,一篇雖然不適合太長,可是它不是說「只能做一篇」,有些議題,我希望讓十萬人看到,我做淺一點。那如果淺一點的看不過癮,我做中階的,或者,再更深的。同一個議題,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做,網路媒體的潛力是在這個地方。

不過我還沒提到,最大的亂源-電視,哈哈,因為我很少看電視。電視還是目前影響最多人接收資訊來源的方式,所以我們中長期的目標,還是要去做影音這一塊。怎麼樣做的最好?怎麼樣和傳統電視媒體有差別?這還牽涉到習慣的轉變,比方說之前壹電視就是在拼習慣的轉變,既然上不了cable,那就走網路,畢竟現在網路都那麼發達了。「既然你不讓我上你的盒子,那我就自己做一個盒子」就是在拼這種東西,不過看起來時間還是太早了點。

關鍵評論網6

Q:所以你和你的朋友,是想做一個網站,來滿足你們自己對於內容的想望。還是說,你們是著迷於形式,一種新的閱讀形式?載具的形式 ?

A:都有。我一直被一個觀念影響,詹宏志先生曾在PChome上寫了一篇文章,後來被大家一直轉貼。我記得那篇文章叫做《我如何學會停止憂慮而轉愛廣告》這是模仿一部電影奇愛博士的標題,文章是說,他是念經濟的,一般念經濟的人,在市場前面會比較謙虛,所以他和他一些搞文化、寫詩的朋友,會有一些本質上的差異。就是說,比較不會做一件事情,然後抱怨市場不懂我。畢竟我們做一些文化的事情,不就是希望讓世界更美好更有文化?所以你不會去抱怨市場不看你的東西,而是說一定有什麼東西是市場想看,而我沒有給他的。

拿到我們的情況來看,就是我們想做很好的東西,而且是市場想要看。我們要試著從中取得一些平衡點。有些東西你覺得很重要,一些人也覺得它超重要,《苦勞網》的東西很重要、像關廠工人、像農陣,都很重要,可是關心的人就是那些,因為跟大部份人的利益沒有相關,沒有讓大部份人引起興趣。

所以,編輯就要搭起一個橋,讓大家關心。

Q:以關廠工人來說,還有像大埔這樣的事情,你覺得《關鍵評論網》 有達到讓大家都來關心的目標嗎?

A:沒有。我覺得還是太硬了,沒有勾起更多讀者的興趣。

Q:那為什麼 ?

A:哈哈,問題出在我們啊,我們不會怪讀者不想看。這樣講,有些事情就是只有10%的人會看,那我們就先把10%做足。然後再擴張到12%、15%等等。我們目前還沒掌握到10%。所以我們要讓這些議題更貼近他們的生活一點,再讓他們更有興趣一點。或許是說,更有理性一點、觀點更兩面一點,讓那些有一點興趣又不是很有興趣的人,可能也會來看看。

Q:你的意思是說,提供更綜觀的角度,不是只有一種思考面向?還是說,有其他麼技術上可以操作?

A:技術上來說,先用一些大家可能都有興趣的議題,讓大家都來看、先知道有我們這個網站。《商業周刊》去年年初做了一期封面故事《台灣海岸浩劫》,很好看,但聽說賣得不好,不過得了很多新聞獎。我訂戶多,所以我可以嘗試看看賠一期的零售量,去盡到我該有的媒體責任心。所以我們先把讀者base養大,再試著做一些比較硬的東西,當你的base夠大的時候,看到你硬文章的人,也會比較多。當你去看後台流量的時候,的確輕鬆的東西就是比多人看,這是沒有辦法的東西,我想我們可以做得更生活化,針對同個議題,我們可以做得更有趣的配搭。

Q:我在《關鍵評論網》看到很多有趣的部落客,我會覺得:「很棒!還有這麼多人的觀點。」可是另一方面,我會覺得:「什麼都有,卻沒有一定的風格。」

A:自我安慰的講法是說:「反正才開張一個月。」很多前輩會說:「你的風格呢?」哈,我其實也想不出來風格是什麼?因為我覺得媒體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立場,我們是比較想說,各種觀點都有也很好。

另外一方面是說,你本來就有自己的意識形態、自己的觀念,我當然也會有選擇,有些文章我不那麼贊同他的意見,可是我也會刊出來。判斷的標準在於,你的東西是不是有脈絡?過程邏輯的確會導致出這樣的意見。

比方說核電,有贊成有反對,那大家來討論。雖然說你自己可能已經有自己的判斷,但我們還是把不同意見呈現出來。

Q:《關鍵評論網》的作者有稿費嗎 ?

A:目前都是免費的。

Q:為什麼他們都願意在你們的網站露出 ?

A:哈哈,有人說,現在只要你是獨立媒體,人家就先相信一半。台灣的媒體已經到這種程度了,蠻好笑的。人家會想說:「沒有立場、沒有被汙染啦。」或許這樣他們也比較願意在我們這邊發聲。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很多都是朋友啦。不過這不是長久之計,未來還是會希望給大家一些報酬,但今年可能就是說,只能辦兩桌請大家吃吃尾牙啦。

Q:這些部落客的文章,你們一定刊出嗎 ?

A:這個很好玩。我們給每個作者一個帳號,他們可以上稿、自己發稿子到這個帳號,可是不能直接刊登,必須經過我們編輯。

我們經過調整包裝,或者建議說,讀者看不懂、會太空洞要補一些東西等等。當然,我們也退過稿,就是覺得內容不夠吸引人或不夠有力。

Q:將來的發展呢?會希望有海外的作者嗎 ?華文和非華文地區的作者?還有影音的部分,也要發展嗎 ?

A:首先是希望把亞州地區建立起來,需要更多作者。廣州、深圳、上海和北京,中國這四個城市的作者,希望趕快找到有觀察有觀點的作者。再來,香港、澳門、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都希望找到。像我們有一篇講足球員的文章,作者其實在反省香港的教育,我們選了是希望台灣讀者也可以思考一下有沒有類似的狀態。

我們原來第一個月的目標希望有二十個作者,現在已經超過了。希望到年底有一百個作者,我們目前有六十個作者,進度超前。不過也不是每個作者都會固定寫,尤其我們是沒給錢啊,哈哈。所以我估算,我們有三分之一的「穩定」的作者,就是每週至少一篇;三分之一是兩週或一個月的;剩下的三分之一就是這篇有了,下一篇不知道在哪裡的。

香港的《主場新聞》(http://thehousenews.com/,獨立媒體)今年七月滿一週年時公布,他們有五、六百個博客,這其中所謂的活躍的作者有一百多人。我們現在的作者數目是六分之一啦,希望我們年底能有他們的三分之一。

影音還沒有很確定走向,是要做現場的採訪報導呢?還是要做網路對談什麼的?但是我們很確定的是:「不會跟人家拼快。」

Q:所以你們希望《關鍵評論網》  將來也會自己發動議題的討論,像你們在主流媒體都還沒有報導之前,就開始寫關於洪仲丘的文章。也就是說,你們不是只有被動地轉貼部落客的文章 ?

A:其實我們不只是被動的貼部落客文章,我們的編輯流程是雙向互動的,也就是說除了作者可以對編輯提意見說他要寫什麼(我們內部稱為pitch),編輯也可以問作者要不要針對某個題目發言(我們稱為assign),在寫作過程中也可以透過request和comment來針對文章做溝通互動。

所以我們的目標是當發生任何值得關注的新聞事件時,除了編輯群製作清楚易懂的新聞整理之外,能夠透過我們網站上多樣化的作者群,針對這個議題發出不同的觀點和意見。這樣讀者可以有新聞事件讀,也會有意見觀點可參考。

Q:最後請問一下,你們用多少資金來這個《關鍵評論網》?

A:一共是四百萬元。就我和Joey(鍾子偉),兩個人負責大部份,用自己的存款,還有像大家一樣,向親戚朋友募來的,哈哈。我們起碼可以撐一年半以上,當然依照我們的估計,應該會陸續開始有收入近來而能夠撐更久了。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