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媒體/人】連結台灣與德國的Solo journalist- 林育立(上)

文/盧易詩

曾任駐德代表處新聞編譯、中央社駐德記者的林育立,因為台灣媒體環境日趨頹靡而離開主流報社,但他並未因此中斷記者工作,持續以獨立記者身份在德國進行新聞寫作,報導能與台灣產生連結、觸發民眾不同想像的國際新聞。本文篇幅較長,區分上下刊登,閱讀「下」文請點選這裡。

Q:你曾擔任中央社駐德記者多年,當初為何會進入新聞業?又如何開始駐外記者的工作?

我大學念的是財金系,也學了兩年德文,畢業後就去德國留學,因緣際會進入駐德國台北代表處擔任新聞編譯,這是我新聞工作的起點。一年後聽說中央社在找駐德記者,可能因為像我這樣懂德文的記者不多,我就幸運被錄用了。

中央社那幾年,主管給我很大的空間,讓我有機會處理重要的國際新聞事件。就是因為在大型媒體的歷練,我才學會發掘新聞、採訪、和求證的工夫。

Q:這樣看來,你並沒有任何傳播背景就開始駐德記者的工作。一開始你是如何學習當一個「記者」呢?

在代表處從事編譯,必須能快速瀏覽和翻譯外文報紙,整理成簡單扼要的文字,同時我也為台灣的雜誌和報紙寫藝文報導。這段時間的練習,比較像是「Learning by Doing」,從實作中學著如何當一位記者。

進入中央社擔任駐德記者後,內容豐富的德國報紙是我最主要的參考指標,我一開始先試著發掘對台灣有意義的新聞。例如德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市場,一舉一動對台灣相關產業的影響很大。在新聞第一線,得不時打電話採訪和聯絡發言人,口語能力就是在這過程中磨鍊出來的。

我想,我對國際新聞之所以這麼感興趣,應該是到歐洲生活後養成的習慣,不時將日常生活的觀察和國內對照,想要為台灣找出路。這些年的歐洲大事像是科索沃獨立、歐盟整合、歐債危機、德國製造業的成功經驗等等,我相信都能與台灣連結,這也是我接下來幾年努力的目標。

在二〇〇六年世界杯足球賽前落成的柏林中央火車站。攝影/林育立
(在二〇〇六年世界杯足球賽前落成的柏林中央火車站。攝影/林育立)

Q:中斷報社駐德記者的工作,開始擔任獨立記者的原因為何?

跟台灣媒體大環境的惡化有關。二〇〇八年,中央社內部開始有股低氣壓,記者發揮的空間受到壓抑,漸漸我發現,自己在那個環境沒有發展的機會。之後到大報工作半年,也發現自己不適應。事實上,那陣子不僅是中央社,其他媒體也發生類似的情況,很多中生代記者因為看不到未來而離開,非常可惜。

Q:一般人對德國的印象可能是「嚴謹、仔細、有條理」。在德國待那麼久,你眼中的德國是什麼樣的國家?

德國人的特質之一是就事論事。舉例來說,如果你違反交通規則將腳踏車騎上人行道,很可能會受到其他行人的指責,他們不是不友善,而是認為這樣的行為會危害公共安全。這種對事不對人的態度,讓德國人在討論公共議題時可以比較理性。

德國社會對清廉、反歧視、新聞自由等價值,有一定的堅持。去年,總統武爾夫(Christian Wulff)被揭發在擔任地方總理時,以優惠條件向企業家借錢買房子,一向對他友善的媒體又爆料他曾打電話給總編輯,試圖擋下這則新聞,結果輿論壓力排山倒海而來,只好黯然辭職;這幾年也有國防部長和教育部長因博士論文疑似抄襲而自願請辭的事件。這些都反映出德國社會對清廉與新聞自由的高標準,尤其不容許官員有絲毫的模糊空間。

Q:你提到德國社會重視新聞自由,有沒有具體的案例?

最近的例子是二〇一二年十月,執政黨發言人打電話到德國第二電視台(ZDF)編輯部,要求當天晚間新聞不要播出反對黨的活動。結果ZDF的處理方式不是聽話把新聞壓下,而是將這件事公諸於世。總編輯佛萊(Peter Frey)公開質問這位黨發言人,「打電話來編輯部,到底有什麼意圖?」他還說,「不管誰打來,我們想播什麼就播」,並力挺ZDF的新聞專業,「編輯部成功堅持獨立性,我對同仁的反應非常滿意」。

消息曝光後,執政黨受到很大的壓力,輿論一面倒譴責發言人不該干涉新聞自由,稱讚ZDF總編不卑不亢的態度。同在聯合政府執政的部長級官員,也批評自己的政府漠視新聞自由,簡直和發展中國家沒什麼兩樣,最後這名黨發言人被迫下台。

Q: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價值深植德國人民心中?

納粹獨裁的經驗,讓德國人對種族歧視和侵犯人權的言行特別警覺。歷史經驗告訴德國人,獨裁之所以出現,是批評聲音長期被打壓的結果。二〇一三年是納粹奪權八十週年,德國歷史博物館在首都主辦一系列的活動(註:納粹政權在一九三三年奪權,一九四五年垮台),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展覽,就是在蓋世太保總部遺址,呈現希特勒上台前後新聞自由被打壓的情況。比方說,納粹如何與企業大亨聯手收買媒體,迫使反對派記者噤聲?官方如何審查新聞,導致媒體最後淪為政府的宣傳工具?我在展場看到許多青年學子,認真翻閱當年的報紙,解讀記者被收編的過程,從中吸取歷史教訓。

德國民眾透過納粹時代的報紙,了解新聞自由被打壓的情況。攝影/林育立
(德國民眾透過納粹時代的報紙,了解新聞自由被打壓的情況。攝影/林育立)

歷史同樣證明,不能小看自由的輿論環境對民主的推動力量。柏林圍牆倒塌前,東德人民就是藉著西德的廣播和電視,了解東德國內的真實情況,因為這些報導而萌生對自由的渴望。也就是說,東德人民最後推倒柏林圍牆,完成和平革命,西德媒體發揮很大的作用。

政治的黑手無時無刻不想伸進媒體,新聞自由終究還是得由新聞人自己去爭取,守住底線自然就不會任人予取予求。就像ZDF這次將官員干涉報導的企圖公諸於世,某種程度也為記者爭取到更大的報導空間,成功捍衛電視台的專業尊嚴。

Q:這讓我聯想到最近衛報因為報導英美的監聽計劃而受到英國政府的打壓,英國政府指責衛報的報導嚴重侵害國家安全。不知道德國社會對「政府審查媒體報導」和「國家安全與新聞自由的取捨」,有什麼看法?

史諾登公佈的美國國安局監聽名單裡,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名列其中,這在德國引起軒然大波,連續幾天頭版新聞的照片,都是柏林市中心美國大使館屋頂的監聽設備,美國在歐洲各地蒐集情報的後續報導也非常多。

各國對美國情治單位布下天羅地網監聽的反應不一,但梅克爾的姿態顯然特別高,「連朋友都刺探,這樣做是不對的」、「不可以在德國的領土上違反德國法律」。就連美國參議員親自來柏林緩頰,她也拒絕接見,兩國關係出現裂痕。

德國反應這麼激烈,還是跟歷史經驗有關。納粹和東德漠視個人隱私,利用政治偵防對付反對派,連枕邊人都可能相互監視,人與人之間充滿猜忌,到最後信任瓦解,社會也隨之崩潰。所以,德國人特別痛恨監聽,相關的立法非常嚴謹,強調個人隱私保護對維繫民主的重要性,國會內部也有一個朝野議員組成的委員會,專門監督情報機構。

梅克爾的強硬立場,正反應了上世紀歷經兩次獨裁的德國,對情治單位過度行使監聽權力的擔憂。

Q:從台灣的角度來看,德國媒體環境有那些特色?

我想有三點特別值得台灣借鏡。第一點就是民眾吸收新聞資訊的主要來源是公共電視和廣播。德國影響力最大的公共媒體是九大地方公廣集團組成的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之前提到的德國第二電視台(ZDF)、和德奧瑞三個德語國家共同經營的文化台3Sat。公廣集團的經費,大部分來自家戶每月繳交的七百元台幣收視費,匯集起來每年大約有三千億台幣,再按比例分配給公廣集團遍佈全國的二十二家電視台、六十四家廣播電台和網路媒體。

德國和台灣一樣有二十四小時播出的新聞台,但那是商業電視台,收視率不高,民眾主要還是收聽廣播、或收看公視每天早中晚不同時段播報的新聞。其中,ZDF每晚七點的新聞節目Heute(今日)、和ARD每晚八點的新聞節目Tagesschau(每日新聞),開播數十年,深受大眾信賴,每天晚上有超過一千萬人收看。高品質的時事深度分析,尤其是公共電視的強項,例如ARD每晚十點十五分的Tagesthemen(每日議題),節目長度半小時,市佔率高達百分之十。

民眾心甘情願每個月繳收視費,就是希望公廣集團不受政商勢力干擾,為全民提供一個中立報導公共事務、讓社會不同意見發聲、和監督政府的輿論平台。公視和公廣的靠山既不是政府也不是財團,而是公民社會,理所當然站在政府對立面為人民把關,許多政治人物就因為ARD和ZDF揭露的醜聞而下台。根據去年公佈的一份民調,七成的德國民眾喜歡收看ARD的新聞節目,公視新聞收視率遙遙領先商業電視,這樣的情況在公視歷史悠久的歐洲國家相當普遍。

ARD每晚八點的新聞節目Tagesschau,深受大眾信賴。出處:NDR/Holde Schneider
(ARD每晚八點的新聞節目Tagesschau,深受大眾信賴。出處:NDR/Holde Schneider)

在公共電視的晚間新聞節目中,國內外新聞安排的比例為何?

德國地處於歐陸中心,光陸地鄰國就有九國,國際交流原本就熱絡,加上內政和外交與歐盟連動、和經濟高度仰賴出口等因素,德國的媒體特別重視國際新聞。公視晚間新聞每節長度十五或二十分鐘,國內和國際新聞各佔一半。以ARD為例,在全球近三十個城市設有專屬的錄音間和剪接室,派駐上百名記者,隨時傳回第一手的電視和廣播報導,特派員規模領先全球各大媒體。

Q:德國媒體還有什麼特色?

第二點就是全國性的紙本質報,仍然扮演主導輿論和帶領社會進步的角色。目前全國性的質報大約有六份,其中以《南德日報》和《法蘭克福廣訊報》最具權威性。除了電視和廣播,德國民眾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新聞事件,就會去看質報。

 慕尼黑南德日報的深度和廣度,領先歐洲各大報。
(慕尼黑南德日報的深度和廣度,領先歐洲各大報。)

質報的作者結合資深記者、社會菁英和意見領袖,除了擅長國際新聞和深度報導,還有豐富的經濟、運動、藝文表演和新書評論,我每次買來,都至少得花一個小時才能讀完。世界上許多歷史悠久的報紙,都受到網路新聞的衝擊,歐洲也不例外,但德國幾份質報的銷售量仍維持一定水準,甚至不降反升,我認為這與網路資訊龐雜,知識份子、尤其是決策者,對可靠和整理過的資訊反倒更加渴望有關。

質報能用淺白的語言,將國內外新聞事件出現的專業術語解釋清楚,靠事件前因後果的梳理、深入的專家觀點、和一看就懂的圖表取勝。換句話說,這些質報在網路衝擊下仍然可以存活下來,正是因為他們守住新聞的「價值感」,幫沒有能力歸納和解讀的讀者省下寶貴的時間,就算每份售價超過台幣一百元,大家還是樂意花錢買。

最後一個特點是地方報的盛行。德國有三百多份地方報,一般家庭會訂閱所在地區發行的地方報,知識份子

則可能多訂一份全國性質報。地方報內容以地方新聞為主,全國性新聞為輔,國際新聞只佔一到兩個版面。德國的地方政府享有充分的自治權,地方報關心在地事務,監督政府施政,本身即是草根民主的實踐,還能提供新進記者實習的機會,德國的大報記者幾乎都是出身地方報。

儘管網路新聞十分發達,德國民眾還是有看報的習慣,之前提到的那份民調即指出,七成民眾把報紙當成主要的資訊來源,超越廣播和網路,僅次於電視的九成。大報的網站和紙本是不同產品,前者以即時和當日新聞為主,適合在銀幕前快速瀏覽;後者以深度、廣度和多元觀點見長,拿在手上有分量,值得細細品味。


留言

在〈【獨立媒體/人】連結台灣與德國的Solo journalist- 林育立(上)〉中有 3 則留言

  1. 這樣的國家怎能不強

  2. 「Wencheng Lin」的個人頭像
    Wencheng Lin

    謝謝林育立的報導。

發佈回覆給「Wencheng Lin」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