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後】關於環境的「非虛創作」─環境傳播的新嘗試

作者:

分類:

二仁溪出海口南岸垃圾場 (攝影/柯金源)

獨媒這次設計的課程中,不論是司法財經農業等,都是標示著「新聞採訪」課程,但是在環境的部分,我們寫的是「環境藝術.創意傳播」,而且開課內容,從文學、音樂、影片甚至動畫都有,為什麼這次不是單純的開設環境新聞寫作,而要增加這些敘事模式?而這樣的敘事模式,可以被視為「事實呈現」嗎?或只是作者個人的「自由創作」,不具新聞傳播效力?

會有這樣的設計想法,是幾次大家在討論課程的時候,覺得台灣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工作者投入環境保育,有許多關於環境破壞的事實需要被呈現,提醒社會大眾注意,可是,單純的新聞採訪有時候不見得能傳達那種現場感,如果能透過更多元語言,表達現實,儘管未必是新聞體,但同樣或甚至更能夠表達現實,或許會比純新聞更有幫助。

因此獨媒的發起人─柯師父跟立平提出了以「非虛創作」為核心的課程概念,舉凡「一切以現實元素為背景的寫作行為」,都可稱之為「非虛構文學創作」(寫作),包含報導文學、自然書寫等都屬於「非虛」的範圍中,其中吳明益的作品是大家最熟知的「非虛寫作」之代表,透過他的作品,我們看見了向度更多的生態世界,而那絕非虛構,但也不僅止於眼睛所能見的「純粹寫實」。

我們期待,透過這些「非虛創作」課程,可以學習更多表達的語言,也讓環境議題更有感染力。因此特地情商吳明益從東部趕來上一堂「非虛寫作」的課程,邀請黃信堯導演來談如何以影像詮釋環境的故事,還有環境中的聲音如何也能傳遞訊息,照片與紀錄片如何感動人心,最後,邀請了「英國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IIED」的交流專員Nick Turner,分享國內外動畫在社會運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環境破壞的力量十分巨大,施壓的方式無奇不有,想要保育環境的人們,也需要更多說話的工具,才能讓更多人瞭解事實的真相。

環境藝術.創意傳播 (報名請點選這裡)

授課內容:

1、(4/14)環境美影-自然之美的饗宴,從視覺美學的觀點進行環境紀錄與創作   主講:柯金源(新聞媒體工作者)

  • 課程說明:一張照片或一段影音,有哪些可能性?從報導攝影到紀錄片,透過環境紀錄,實踐生命的價值。課程包含:自然生態環境視覺美學創作以及環境變遷紀錄實務。

2、(4/21)環境故事-影像詮釋的可能性  主講:黃信堯(獨立紀錄片工作者)

  • 課程說明:許多發人深省的故事來自庶民與土地間糾葛,關鍵在於你是否有感,又可以用什麼方式詮釋土地故事

3、(4/28)環境文學-從報導、論述到知性散文:幾種非虛構書寫的表現形式  主講:吳明益 (作家、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 課程說明:大自然的喜怒哀樂該如何書寫,藉由實地觀察與探索,用文學找尋人與自然共鳴的路徑。

4、(5/5)環境和聲-來自土地的啟發  主講:農村武裝青年 江育達、蕭長展(獨立音樂人)

  • 課程說明:環境保育與音樂元素交相作用之後,會產生什麼火花?這堂課教你環境音樂好好玩!

5、(5/12)環境公害調查報導—從「奇蹟背後」到「與毒共存」,用紀錄片尋找社會公義  主講:蔡崇隆(中正大學傳播系 助理教授)

  • 課程說明:從RCA到多氯聯苯事件,如何透過調查報導與深度訪談,揭露環境公害事件,紀錄污染受害者的心聲。

6、(5/19)動畫的魔力-以環境議題激發想像,以想像引發環境深思的創意  主講:謝冠妃(紀錄片專案研究員、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Nick Turner(英國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IIED對外交流部門專員)

  • 課程說明:解讀國內外的環境動畫案例,分享不同風格的動畫以及在環境教育、社會運動與紀錄片中的運用方式,一起認識「動畫」這股的媒體新勢力。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