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學堂】從滾雪球到聚焦─編輯的主動出擊

文/陳孟婕、盧易詩

編按:本文為網路編輯課程講師陳順孝,於課堂的授課內容摘要整理,經講者同意刊載分享。

編輯典範轉移

在傳統的傳播定義裡,記者的工作是蒐集資訊,編輯則是加工資訊,簡單來說編輯並沒有主動性,在記者將稿子送到自己手上前,一個傳統的編輯並不會知道自己將會處理哪些稿子。但在網路時代中的編輯,不應該如此被動,應該積極主動的去採集、整理資訊,形塑社會議題。

「編輯」的工作是匯集、篩選、再現資訊,從歷史的脈絡上來看,過去至今的編輯典範大致可分為四類,其一,描述資訊、啟發群眾,如:小媒體時代的梁啟超;第二,加工資訊、吸引群眾,如報禁時代編輯王潛石;第三,匯聚資訊、運用群眾,如韓國網路媒體OhmyNews創辦人吳連鎬;第四,導讀資訊、對話群眾,以Global Voices創辦人麥康瑞為例,。

描述資訊、啟發群眾

小媒體時代,編輯主要工作就是傳遞、描述資訊,啟發閱聽眾。梁啟超編輯《時務報》時,不僅是記者、主筆,也有核稿、編輯、編譯、美編、校對等工作,一人身兼多職,這個時候的編輯是萬能的、主導性很強,以編輯作為專業發揮影響力

加工資訊、吸引群眾

當媒體分工漸趨細膩,編輯的工作只剩下處理文字資訊,像是下標題等等。民國四、五十年戒嚴時期,因當時政治新聞受限制,社會新聞發揮空間較大,新聞編輯工作以加工資訊、吸引群眾為主,編輯的主要工作就是下標。下標講究對仗、排比,如:「東台小將一棒響 滿山紅葉壓垂楊」、「乾坤再造 神奇一刀 肥了櫻桃 瘦了芭蕉」新聞標題容易只是文字遊戲、文學創作而與新聞判斷脫鉤。隨著二十一世紀的到來、進入網路時代,評斷一個編輯的標準漸漸從文字能力轉為對議題的掌握以及資訊的篩選,因而出現第三、四類的編輯。

匯聚資訊、運用群眾

此時網路媒體影響力逐漸萌芽,成為對抗主流意識型態的新載具,編輯主要工作是匯聚新聞、運用群眾。二○○○年,南韓吳連鎬創辦網路公民新聞OhmyNews,有別於過去專業媒體的運作模式,採用業餘記者、專業編輯的形式。OhmyNews以「每一個公民都是記者」為口號,號召大家擔任公民記者,每個人都有機會讓自己的稿件通過審核、登在OhmyNews網站上,藉由匯集公民力量形塑一股足以和大眾媒體抗衡的輿論,像是OhmyNews網站曾經藉著自身巨大的影響力,影響2002年韓國總統大選的結果。

導讀資訊、對話群眾

二○○五年,原CNN記者麥康瑞因為有感於國際新聞應該不僅是單向的報導,而是多元的討論因而成立Global Voices(全球之聲)。全球之聲由世界各地的部落客擔任志願作者撰稿、製作議題懶人包,報導內容主要是主流媒體上鮮少被聽見的聲音,透過報導期望讓國際間人與人得以相互理解,態度有所改變,這時的編輯工作又與過去定義不同,著重導讀資訊、對話群眾,為讀者聚焦、快速掌握資訊重點,麥康瑞式的編輯也是現今獨立編輯主要的典範。

獨立編輯出擊

隨著時代變遷,編輯工作也與以往不同,其中獨立編輯應該具備篩選訊息、詮釋意義、轉譯故事、觸發革新等概念。

獨立編輯出擊

(圖片出處:http://www.flickr.com/photos/mosmanlibrary/4977885621/)

篩選訊息:編輯和記者一樣重要

過去的大眾傳播模式,其形態是菁英壟斷、公眾分散、缺乏互動,以歐美國家而言,過去大多以男性、白人、白領階級主導,我國則以都會中上階層子弟為主,記者是新聞報導產製過程中關鍵性的角色,編輯只是配角。但隨著網路時代來臨,2011年TWITTER每天達一億多則發文,YOUTUBE每天累積10萬多小時的影片,這些資訊量遠超過大眾媒體負荷量讀者面臨的問題是「資訊爆炸」而非「資訊不足」,傳統的編輯功能無法順應時代的驟變、掌握完整訊息。

隨著部落客、臉書(Facebook)出現,被動閱聽人的角色逐漸變成主動創用者(PROSUMER)。相較過去菁英形式傳播,公民傳播具有眾人參與、跨地連結、即時互動等特質,公民也能夠運用簡單強大的網路工具,在網路上發聲、傳遞訊息。如今編輯篩選訊息時,主要需具備以下四種能力:

(一)多重採集訊息,追蹤議題:獨立編輯可以多利用RSS訂閱、GOOGLE快訊等小工具建立自己的情報網。

(二)編織理想情報網:大至涵蓋關注的所有面向,小則輕鬆掌握,先用滾雪球的方式擴充自己的情報網、聚焦關鍵點,並隨時增刪校準,只要資訊網路夠綿密,重要的新聞便會自己找上門。

(三)查證訊息真偽、篩選甚麼是可信的訊息:可以多利用網路工具交叉比對。

(四)資訊彙整,精選建檔:利用Flipboard等閱讀器,讓自己更容易消化資訊,並將資訊備份到雲端硬碟如:Dropbox將資訊建檔、避免資訊遺失。

詮釋意義

「記者蒐集事實、編輯賦予意義」,這裡指的是編輯基於客觀的事實與訊息,賦予新聞議題一定的意義,而編輯詮釋意義的方式大多是下標題,因為人並不是從訊息本身去理解資訊,而是需要啟動一整組的基模幫助人們判斷這些資訊是甚麼。

此外,意義詮釋尚需考慮:新聞結構、寫作程序、意義層次、評判標準,以下分點說明:

(一)新聞結構:文章每一段首最好破題,基本結構可參照Van Dijk(1988)新聞報導結構圖,編輯下標時得針對閱聽眾特性來變化自己下標的方式。

(二)寫作程序:依序是看完全文、簡述大意、抓出主題,最後增減字、潤飾、修正。舉例而言,三毛自殺新聞大意如下:「女作家三毛,昨晚在榮總醫院病房的浴室,用絲襪掛在點滴架上上吊自殺身亡,沒有留下遺書。」依據寫作程序抓出這則新聞的主題,則標題可為「三毛自殺、死了」。

(三)意義層次:可分為釐清、鎖定主題;選擇、重組材料;修飾、雕琢語言。同樣一篇文章、一件事情有不同詮釋方式,舉金馬獎為例,《海角七號》成為焦點,編輯賦予標題意義大不同,自由時報是「海角七號騎金馬 奪六項大獎」、聯合報是「最佳影片 海角七號輸投名狀」。

(四)評判標準:寫作是作者與讀者對話,必須用字精準、取材生動、用字圓融。標題預設的閱聽眾程度應是曾接受國民基本九年教育、不查字典也要看得懂,不僅要看得懂、也得看出影響與意義。

轉譯故事

過去說故事的方式會受到載具的影響,像是報紙和電視在報導棒球新聞時,會使用不同的方式報導,但網路媒體敘事集結報刊、廣播、電視元素,媒材包括:圖像、影像、動畫、音訊、視訊,兼之以超連結、混搭產製新文體。運用各類文本則須考慮到何人、何地、何事、何物、如何,獨立編輯必須打破傳統媒體的限制,量身打造每一則新聞,依據內容決定報導形式。

網路新文體主要概念分為:多向導讀,如網路懶人包、新聞網摘;圖像報導,如資訊圖表;簡報敘事,如數位敘事;地圖報導,像是Google地圖的標注服務;動畫圖解,用動畫重現事件的前因後果。

觸發革新

在報導新聞議題以外,也希望可以促成一些社會創新的可能,像是報導社會創新案例的同時,也有可能讓閱聽人因為看到了社會創新的成功案例,因而萌生自己也要來創業的念頭。

傳統媒體受挫後觸發革新,往往會試圖創造新路,如《I.F. Stone Weekly》、Wikileaks等解讀政府檔案、揭發違法、弊案等,這就是編採的新路。而部分新媒體除了具有理想性格、與社會大眾對話、協助發展社會運動之外,也能利基創業,舉例而言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即是將簡報發展成專業技術、賺取利潤的最佳例子。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