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攝影已經死了」,第一個受訪者這麼說。「這產業看不到未來」,第三個受訪者回答。「我已經沒有熱情了」,第五個人斬釘截鐵地說。「你們到底想把這專題搞到多麼悲觀黑暗啊!」我在心裡不停尖叫吶喊,並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至少我要把標題取得樂觀一點。(結果也沒有)
社會普遍不瞭解攝影記者;事實上,就連新聞學院、產業內的學生、教授、文字記者、編輯,恐怕也不瞭解他們的同事、伙伴。更坦白地說,就連我也經常對這些同業們感到疑惑。
「問這些做什麼?還有人會想進這行業嗎?」還在約訪階段時,許多受訪者不約而同地對我說了這樣的話。在很大的程度上,這樣的提問反應了他們對攝影工作的疲憊、厭倦與失望。在我的朋友圈中,文字記者很常對外吐苦水(更精確地說,是超愛講),訴說他們在採訪場合、編輯室中所面對的問題。在我還在念新聞所時,會被老師邀請回學校分享工作經驗的,也清一色都是文字記者。
我開始工作後發現,攝影記者雖然多半性格內斂,不太愛在公開場合發表意見,但他們當中不乏能言善道者,與資深文字工作者相比毫不遜色。只是,這些很能講的人多半只在非常特定的場合才會開金口;比方說,一群攝影人聚會時,再不然就是他不幹攝影記者之後。我在想,正因為這群人普遍不愛對外談論自己工作,一方面可能也覺得「講了沒用」,所以才會讓人始終摸不清,這群躲在相機後面的腦袋到底在想些什麼。
以下5名受訪者的年資從3年到接近30年都有,我依照他們的資歷深淺,分別呈現他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並試圖在這樣的過程中,讓各位看出不同世代的攝影記者,各自對新聞工作的看法。當然,我必須很坦白地說,單一樣本並不足擔當世代代表,在他們的回答中,也許本身的個體差異,會大過世代差異。即便如此,我相信不同世代的攝影記者,還是多少有一點差異;至少我看到的是,越年輕的記者,對新聞工作感到越悲觀。
以下是這次訪談的完整內容,我雖然不見得同意每個人的說法,但他們都非常真實地代表了攝影記者圈中,不同的想法和心情。衷心希望這次的訪談,對每位有志於新聞工作者有幫助,更希望可以是改變產業中若干陋習的一小步。
現在攝影記者的困境為何?
【阿Q】(資歷:5年以下 / 報社攝影 / 太菜了所以無法曝光)
我從高中就想走新聞工作,入行才發現和想像的不同。有人說這行賺不到錢,現在雖然和同年齡比起來還可以,但看不到未來發展性。線上雖然有資深攝影記者,但我們環境已經不一樣,我不覺得我在二十年後,可以過和他們現在一樣的生活。總歸一句話,看不到未來,大家都這麼說。
我還沒進來時,線上的人就說新聞攝影時代過了,已經死了,不要入行。雖然我沒有這麼悲觀,但覺得目前的確是困境。對報導來說,新聞攝影沒有文字重要,至少在台灣是這樣,加上報業不景氣,所以環境越來越險峻。前輩都會說以前怎樣怎樣,有多少資源和收入,跟現在比起來南轅北轍。
公司不再給你那麼多資源,以前可以外派採訪,現在都綜合外電。以前器材用頂級,現在成本考量湊合著用。工作量也比以前多,除了拍照,有些攝影記者還要拍影音。傳播方式、閱讀方式都變了,影音變成很重要的一環,分心去做,原本的平面攝影就無法百分百投入。
【幫我保密】(資歷:10年以下 / 通訊社攝影 / 基於種種恩怨情仇情愛糾葛無法曝光)
在台灣,很多事情都不值得成為新聞,但我們都被迫去拍那些東西;不只是攝影,我覺得這整個產業到底在幹嘛?新聞在台灣本身就很混亂,大家一方面不怎麼好好看新聞,又被文字影響、蒙蔽,自然就不會去想,「新聞這麼鳥,要去找什麼好的照片來搭配?」新聞攝影本身就被邊緣化了。
以攝影本身來說,在美國隨便都能拍出乾淨的照片,但在台灣,你怎麼取景照片都是灰的。不要說比影像乾淨比不贏美國,你比髒也比不贏中國,他們的影像都是那種髒到很有張力的,在台灣你很難拍出突出的照片。還有就是拍人的部分。在台灣,你鏡頭對著受訪者時,他情緒就是不一樣的,但歐美的人看到鏡頭,他尊重你的工作,本身的情緒也不會轉換,拍出來就是比較自然。
【余志偉】(資歷:10年 / 曾任雜誌攝影,現為報社攝影)
外在謀生不易,台灣相較於國外市場也很不景氣,平面市場在萎縮,但大家對品質要求越來越多。內在是,大家沒有言說的能力,也不願意去說;線上的人不想談新聞攝影,不談就不會有進步。
為何不想談?工作太累生活不易,談了之後不曉得價值為何。但去談論才會有價值,有觀點,講話就有影響力。什麼都不講,不去評論是好是壞,最後就連發言權也沒有。
體制內不要求有特別的記者,他不希望螺絲釘出狀況,所以只想找都差不多,沒太多特色的人。一個螺絲釘壞了,他隨時可以找另一個套進去,不用特地打造一個特別的螺絲孔。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去想,因為想了就是去製造麻煩。
【張良一】(資歷:20年 / 曾任通訊社攝影,現為報社攝影)
攝影記者十之八九在拍例行性的東西,例如去拍加油(站)、天氣、買菜、還有三大惡夢(跨年煙火加元旦升旗、入學考試學測放榜、雙十國慶)。我跑二十年,跟初入行的人拍的東西都一樣,佔去一半以上時間。在工作上,會讓你眼睛發亮的事件越來越少,熱情會被例行的東西磨掉。
見報問題曾經對我造成困擾,拍到好作品卻不見報,很洩氣很挫折,但現在比較不在乎。以前沒有網路,攝影唯一的發表管道就是報紙版面,但現在可以在網路發表。我在新聞攝影學會連續五年得獎,這些作品沒有一張見報的。有些攝影記者已經不在乎會不會見報,但他在現場會專注去拍好東西,等之後得獎。
現在還有一個很傷的問題,就是攝影記者要開始拍影片,遇到關鍵時刻通常兩邊都沒拍好。但對於攝影記者多工的要求,又是一個趨勢,你抗拒不了。
【施宗暉】(資歷:27年 / 暗房起家,現為通訊社攝影)
攝影記者被賦予太多工作,又拍照片又拍影音,無法全心投入,甚至有長官會叫記者不要拍照,直接拍影音再擷取畫面,這樣新聞攝影怎麼可能會好?只要錄影擷取的話,你叫長得高的海軍陸戰隊來,到現場開機,手舉高就好,不是嗎?
真實是新聞第一要務,但在國內不是這樣;這是攝影主管有問題。早期大家用嘴巴拍照,全壘打拍不到,比賽完就叫球員重新揮棒,滑壘也是;到現在這麼多年,照理說不應該有,但還是有。例如攝影記者叫人呼口號,或者再擺一次動作,但攝影可以切入的角度很多,不是一定要那樣。
每一年我們都要拍資優生,有次攝影記者要他們跳起來在空中拍照,我寫一篇文章,問說為什麼資優生都跳在空中?你採訪他是因為他的腦,又不是他的肢體,攝影記者有需要這樣安排嗎?這是主管的錯,因為你明明知道那是攝影記者安排的,卻不去制止,最後越來越氾濫,大家習以為常。
攝影記者從養成就有問題,因為國內自從林少岩後,就沒有系統性教新聞攝影的人。工作環境也是,主管根本不懂攝影,卻主導了影像的走向,還看不起攝影記者。很多攝影記者從學校畢業,還要到國外修新聞攝影,如果這些影像如你主管、大老闆想的那麼簡單,人家出國是傻瓜啊?報社新聞攝影主管,講專業的東西,其他主管不聽,因為其他人根本不認為新聞攝影有專業。
❝ 有別於文字記者,攝影記者沒有分路線,這是一個問題嗎? ❞
【阿Q】
我認為不會。對一個攝影來說,有通盤的瞭解是必要的,各方面你都有一點基礎會比較好。你今天會拍體育,不會拍財經,有一天有個大老闆去看球,你就不知道要拍。就跟金字塔一樣,最下面比較廣,之後才發展出專精,這也許會是比較好的作法。
攝影記者在現場,其實也要聽發言內容,之後才能搭配文字,所以各種議題都瞭解會比較好。有些東西我在去拍之前,就會先蒐集資料,這對工作也會有幫助。
【幫我保密】
我覺得不是。除了運動攝影那種需要高度專業的例外,我認為攝影記者應該要是通才。有時候透過環境、路線的轉換,你回到熟悉的場景時,才會有新的觀察角度。 如果長期都只拍同樣性質的東西,我的每個構圖都會很像,只有臉不一樣。
【余志偉】
是,但這不是大問題。你可以專注拍攝單一議題,也可以廣泛拍攝,要看你方法是什麼。
我覺得我是攝影師,但不是新聞攝影師。我不是因為想跑新聞,而是我喜歡攝影才進來,所以我對於新聞的判斷,我覺得是有障礙的。我可以拍到一張很喜歡的照片,但不見得是一張新聞照片,因為那不一定能達到新聞標準。工作十年來,這兩個東西可以慢慢結合,但我還是不喜歡新聞攝影,因為它太難了。如果我只是表象地捕捉到一個影像,就要賦予他意義,那太膚淺。我認為長期追蹤的記實報導,那才是新聞攝影。
我們每天跑的東西太片段、零碎、表象,那不是新聞攝影。真的要做的話,你就要去和他們聊天。我雖然喜歡和拍攝對象聊天,但我很害怕,因為我覺得聊了以後,竊取他什麼,之後還要再來,對他就有一個承諾。但我覺得我無法給拍攝對象什麼承諾。
【張良一】
對攝影來說,這樣比較沒辦法經營議題,但我覺得有沒有分路線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有沒有去累積。對資深攝影記者來說,沒有長久持續累積,會比較遺憾。
以前中時拍政治的張家榮、林少岩,跑體育的吳恭銘,都是拍得出神入化,因為他們有專注領域,比較瞭解拍攝主題、對象。現在不一樣,我拍完黨政再去拍百貨公司、法庭,東西跳來跳去,你就沒辦法深刻累積,深耕議題,拍的東西就會比較浮泛不紮實。
【施宗暉】
我覺得沒差。通訊社沒有分線,接到什麼通告該走就走,也是累積經驗。很多人物的攝影、背景,是你本來就要先做功課,不是分線的問題,不能用文字的邏輯來想,新聞攝影就是要用看的嘛!
民國85年時,我在美聯社打工,那一年李登輝要選總統,這是華人世界第一次有總統大選,全世界通訊社都到了。那時候,美聯社大主管身上戴著看底片的放大鏡,等大家把底片交回去給他,他就拿起來一格一格看,然後交給助理。你會想說,他瞭解台灣選舉嗎?除了李登輝之外,他還認識誰?但他只看影像好不好,攝影記者也不用跟他提供任何資訊。有些文字的東西,他不管,只看影像好不好。有時候文字思考反而是一種障礙、妨礙,不應該有的。
❝ 攝影記者最需要的能力是什麼? ❞
【阿Q】
攝影技術只佔1/5重要,你還需要溝通能力、觀察現場的能力,還要事前蒐集資訊、規劃拍攝的能力,所以拍照這檔事只佔一小部分。今天一個攝影,其實只要照片有焦,曝光正確,能清楚表達重點,最基本就是這樣。你即便拍照本身不特別,在這行也是可以過下去。
【幫我保密】
找得到工作,能吃苦,能耐窮。我知道的所有的人,有個共通的能力,就是對於不合理的要求,還能咬著牙把他做完,火裡去水裡來,就這樣。
【余志偉】
說故事的能力。你沒有說故事的能力不行,那只是用圖像拼湊視覺。我的工作是新聞,脫離不了這場域,我解決這矛盾的方法,就是用藝術的形式來做,例如用比較概念的形式,而不是記實。比如說現在強拆問題很多,你去一個廢墟放一些符號表達想法,也是一個方法。這是比較藝術概念的攝影,不是記實,但他是新聞的。
舉Michael Wolf為例,他其實是藝術攝影,不是新聞,但他回答了很多當代問題。我今天在做新聞工作,很多人覺得只是新聞,那就是死路,因為沒有去戰地、災區,那我們就完了。像Wolf那樣就很好,因為腦袋裡有東西,會用影像說故事,就可以解讀當代議題。
【張良一】
新聞對攝影來說是好的歷練,你在現場要培養很多判斷力。與一般攝影不同,新聞現場瞬息萬變,你沒捉到一個感覺,照片像流水帳一樣就過去了。你有觀點,照片就不一樣,這不是你可以慢慢拍照做出來的東西。我入行時,覺得不可預測的30%,那是最刺激的地方,你感應到就可以拍到好東西,不能的話,就只能第二天看別人的照片搥心肝。這對影像工作者是很好的歷練。
我不太擺拍,因為不自然就不是好東西,斧鑿痕跡太深,對新聞也不是必要的照片。我喜歡捕捉自然的場景,但現在很多記者會、抗爭很常「進行某某儀式」,那對攝影來說,就是交差了事,但大家也接受了。
現在記者習慣被餵養,跟種菜一樣,被下很多農藥。以前比較是攝影自己去找,需要養分,現在安排太多畫面給你用,記者也知道很蠢,但就是覺得可以交差了事,這對整個新聞攝影是很不好的;報紙翻一輪,發現沒有照片讓你印象深刻。我以前覺得拍獨家沒什麼了不起,反而是三、四十人圍在一起時,你拍出不一樣照片,那才了不起。觀察力是攝影記者基本素養,但現在因為被下農藥、肥料,被餵養,反而觀察力越來越弱。
要在最短時間內掌握重點,然後用專業呈現,攝影記者就必須瞭解新聞事件。
【施宗暉】
經驗很重要,但有些人就是天生影像感比一般人好,很多攝影記者就是這樣。除了新聞攝影學理、技巧外,你還要加強自己的內涵,還有對新聞的瞭解。最基本的道理是,在一個新聞現場中,你要最早到,事先瞭解流程,才能掌握一切。你也必須是最晚走,因為你永遠不曉得還會發生什麼。
❝ 攝影記者的出路會是什麼? ❞
【阿Q】
我有試圖去想,但想不出來,我有看到很多人去接攝影的案子。
【幫我保密】
沒有。我有很認真想過,有一天我做不下去,要轉成影像編輯,但台灣沒有真正像美國那樣的。在美國,你可能先做攝影,老了變影像編輯,但真正能留下來的也是少數。再老,影像編輯還是會被邊緣化,不會像文字記者一樣,變成真正的編輯室高層。
多數攝影記者無法留在產業,多半去做自由工作者。美國也越來越多婚禮攝影,但他們不是像台灣的作法侵入性那麼高,還會指揮人做畫面給他拍,而是比較像在做攝影報導的方式。
【余志偉】
如果是維持傳統方式,我覺得沒有出路,新聞攝影已經死了。我覺得出路是視頻,要多媒體呈現,這東西我覺得會有強度。例如張乾琦去拍緬甸的和尚,一個和尚拍好幾張,搭配幾秒鐘的動畫,那力量就不一樣。我一直待在體制內的媒體,對我來說是唯一的選擇嗎?我覺得不是,只是我還沒準備好。
我們看照片時瀏覽得很快,很多東西覺得理所當然,但其實有很多細節要看。你不一定是個會拍好照片的人,但你有可能成為會讀好照片的人。所以我覺得,會讀照片比會拍更重要。評論家可能會變成我想做的事情,例如去解譯作品,讓他變得很有力量,那很好,因為自己拍到後來,感覺拍不出來,覺得自己沒天分了。
【張良一】
要看個人興趣,例如我可以去種田,也可以賣燒餅,但還是可以一樣拍照。現在和早期不一樣,拍照不受限於傳統媒體,有了獨立媒體、公民記者,我只要對議題有關注,還是可以持續去做。我現在反而比較羨慕獨立媒體,因為可以專注;只要有心,還是可以繼續拍,唯一差別就是你有沒有錢而已,就算要賣照片大概也不多。
【施宗暉】
新聞攝影的確在萎縮,但還是會有機會在報社內工作。報社要做數位匯流,可以直接和電視台合作,不用找不專業的人,去拍不專業的東西。大家都在摸石頭過河,做表面的東西,為什麼本業不好好做呢?你照片拍的好,說不定還有機會到國際通訊社去,因為影像可以跨越語言隔閡。
❝ 現行報社編輯制度,對新聞攝影來說到底是加分還扣分? ❞
【阿Q】
看情況。有時候攝影要仰賴編輯把沒那麼好的照片,在版面上做更好的呈現。但有時候也會有落差,你覺得你的東西該被那樣用,出來時卻沒有你想像中好,很難說。編輯有編輯的考量,也許他們想的,是最適合整個報社的作法。
【幫我保密】
扣分。現在報紙印照片的方式,不會讓讀者對照片多看一眼,就不會懂得去欣賞影像。編輯不去考慮照片本身的震撼力,不會去做整版的,讓人家覺得這新聞事件看那照片就夠了。整個產業都是文字掛帥,這是最大的問題。新聞照片不被賦予功能,就是填滿版面而已。有人說一張好照片勝過千言萬語,但他們事實上寧可用千言萬語,也不去用那張好照片。
【余志偉】
很難說,因為我覺得拍照要看自己,但如果我能有編輯的權力和空間,我願意自己來。有些攝影會說,編輯沒挑出好照片,但今天要你全部自己來,你做得到嗎?如果做不到,那批評編輯的說法就不成立。
有些人說,編輯挑的照片不是你拍最好的,那我覺得是廢話,你幹嘛不只發最好的那張就好?你又說只發這張我會沒工作,因為長官會質疑,那你幹嘛在那邊工作?這是無止盡的漩渦,都是廢話。
【張良一】
我現在比較可以理解編輯的想法,他選照片的思維,是要文圖相符。以前我覺得很挫折,覺得好照片沒有被用,但對編輯來說,就是要找新聞性,圖片和事件要搭配。反過來說,編輯要對事件很瞭解,才能挑出關鍵影像。
以前在中時,文字和攝影各跑各的,風馬牛不相及。現在蘋果是要文圖相符,多半是圖去配文,但也有因為拍到好圖,所以文去搭圖的狀況(例如阿扁爬山,101打雷),但那要攝影主管有去爭取。 另外舉棒球新聞來說,以前我們都要挑很精彩的飛撲瞬間,但有編輯要選方正的球員帥照,我們起先不理解,後來才知道因為有球迷只想看帥照。有時候你新聞也要照顧到讀者的需求。
攝影比較沒有和編輯溝通的管道,但蘋果可以透過主管去推薦好照片,其他報社的攝影主管有沒有這樣,我就不是很清楚。我們主管會去跟編輯推銷照片,所以我們的情況會比較好。
【施宗暉】
當然是扣分。但有時候編輯也不得已,你看蘋果,編輯能有自己的想法嗎?編輯的工作,就是把影像、版面弄得好看,那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但現在不一樣了,蘋果什麼都要配圖,影像變得很雜碎化。
❝ 你對新聞攝影還有熱情嗎? ❞
【阿Q】
還是有。我對這工作還是有使命感,我覺得線上記者多數不是為了錢在工作,而是在追求這份工作的成就。
【幫我保密】
沒有。(斬釘截鐵)我現在連生活中看到什麼動人的畫面、光影都不拍了,只有工作才拍。我覺得現在會對攝影沒有熱情,是因為這工作已經讓我離生活太遠了。雖然一年總會有那麼兩、三次,會因為拍到好照片而開心,但就只能開心那麼一天。多數的時間,我都是機械式地在按快門而已,好想死。
【余志偉】
對新聞,我很懷疑;對攝影,我覺得是沒有問題的。大家都要去讀新聞研究所,但我覺得自己想要的是攝影能力,所以我去念應用媒體藝術;我覺得這選擇是對的,因為我看到更多影像的可能。新聞攝影你就只能討論新聞,但影像採訪新聞的承載大量歷史、社會、文化資訊。
【張良一】
對新聞還好,但對攝影當然還有熱情。新聞工作就是養家活口,但我還是喜歡拍照。我其實還是喜歡到新聞現場去的,有時候聽到誰講一句話,讓人瞬間眼睛發亮,或是你會經歷很多事情,我覺得這是對我比較受惠的。很多現場的東西不一定會被登出來,所以在現場還是有很多獨有的體會。
【施宗暉】
我覺得我還有,我大概是線上最老的了。在新聞現場的感覺是很棒的,例如你去參與一些里程碑的事件,即使沒拍到,感覺都是很棒。沒有熱情的話,我早就不行了。
以前我曾經說,自己是「行屍走肉按快門」,後來被笑好久,但那是因為每天重複的東西太多了,很難尋找精彩的影像。坦白說,我覺得自己沒有天分,但我一切都靠努力。即便你是天才,站的位置不如我,按快門時間不對,那你就輸我。
新聞攝影的真實性是最重要的,你在現場參與、又留下紀錄,那就夠了,所以我說新聞有他的嚴肅性。
❝ 如何維持對新聞攝影的熱情? ❞
【阿Q】
其實我不是悲觀,這產業就跟股票一樣,雖然是熊市,但不代表所有股票都是跌的,不代表沒有人能獲利。外在環境或許不像以前這麼好,但還是有留在這裡的理由。
某些時候我就挺有成就感,例如你在意的議題被做好的呈現,讀者也買單,那就高興了;不然我覺得,讀者才不在意照片是誰拍的。還有就是多看照片吧,這很重要,可以喚起攝影初衷。我每次重新看國外攝影記者、創作者的東西,就會告訴自己還差別人很多,沒理由去抱怨什麼。
現在環境也許不好,但不應該為此就失去對影像、新聞的熱情,搞不好以後我們都能成為創新的人。新聞攝影還是有他一片天。
【幫我保密】
沒有,我已經讓它消失了,我想去考公務員。我想,除非讓我重拾正常生活,否則我不太再會有用影像創作的慾望了。
【余志偉】
腦子要一直思考、進步,才能保持熱情。一直在原地跑步,跑三天就不想跑了,你要一直前進,看不同風景,有進步才會保持熱情。
其實在參加Catherine Cole 工作坊之前,我覺得對這行業很倦了,感覺工作、家庭都沒有顧好。但參加工作坊後,我看見很多自己的缺點,才又有想要進步的動力。大家平常拍照都麻了,面對工作只有一個想法,就是簡單,拍不好也沒關係,反正報紙一樣印啊。但參加工作坊後,我覺得自己不是為了工作在努力,也為自己。看見缺點,試圖改善缺點,那就會再往前。現在拍出來照片,我自己覺得都不一樣了。
【張良一】
攝影記者容易被負面情緒影響,我覺得如何維持身心平衡是重點。扁案的時候,很多攝影記者要去特偵組、北檢外面蹲八小時,有次有個媽媽帶小孩經過,指著一排記者說,「你看以後不好好念書就要做這種工作」,如果攝影記者都想這些負面的,就不好。轉個角度想,你這樣就算工作過一天,其實也很好,很多人還沒有工作咧。
很多人進這行是因為熱情,對影像有想法;做一個攝影記者就是要去找平衡。早期街頭抗爭多,攝影記者發稿都去阿才的店那邊喝酒,現在大家是騎腳踏車,每個年代尋求平衡方式不一樣。比方說我就騎車,拍自己喜歡的主題,身體就充滿能量。
【施宗暉】
你必須維持反應速度,不然好的新聞到了,你就是掌握不住。只要有拍到好的照片,就會很快樂,大家都是這樣。你的努力、熱誠,都是靠好照片來回報,而你很有可能好幾個月才拍到一張好照片,但你一整年就是在等那一刻,等那張好照片來維持你的熱情。你就是必須等。
雖然我覺得以下這些發言可能會讓我徹底黑掉(雖然早就很黑了),但為了兌現我對受訪者的承諾,所以我也在此一併回答以上七個提問,順序與模式比照本文辦理。(補註:我認為自己非常幸運,讓我得以用非常特殊的方式進行採訪工作,所以我的發言也許看來像在唱高調,也不一定適用於業界多數情況,這是我必須承認的前提。)
【鐘聖雄】(資歷:5年 / 曾任雜誌採訪編輯,現為網路媒體文字、攝影、編輯)
❝ 現在攝影記者的困境為何? ❞
我們的教育制度非常非常偏重文字閱讀,就連美術教育都流於形式,更不可能有影像識讀的課程,這首先就讓新聞攝影失去讀者。是的,我說的是「閱讀」照片,而不是看照片的人。
一般人是如此,新聞學院、產業中也好不到哪裡去。台灣雖然有專門的攝影系所,但沒有專門的新聞攝影科系,新聞學院中的攝影訓練僅是聊備一格,這造就的結果,就是線上的攝影記者在起步時,可能有其影像專業,但沒有新聞專業,造成文字記者與攝影記者間,經常有巨大的認知落差。平面是如此,電子媒體的落差則更大。
整個社會、產業都是文字掛帥,攝影人很難在產業中佔有關鍵的決策位置,於是攝影記者只能淪為文字的附屬品。在這種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情況下,台灣的攝影記者幾乎一出道就被閹掉了,他們往上爬不到頂,就算天縱英明擁有一身本領,也只能被「長官」交辦一堆狗屁倒灶的任務。
試問,一個只能做三流事的一流記者,你不覺得他就算平均起來勉強能維持在二流水平,都要偷笑了嗎?講難聽一點,那些命令攝影記者街拍正妹,還得邊拍照邊拍影音的主管,真的應該※※。
我記得張照堂老師曾經說,要維持對攝影的熱情與拍攝品質,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把攝影當工作。我想,這句話在這次的訪談過程中,得到充分的印證。
❝ 有別於文字記者,攝影記者沒有分路線,這是一個問題嗎? ❞
不得不承認,這個問題是出於一個文字記者的想像。在我印象中,所有偉大的記實攝影記者,幾乎都有其專精的拍攝領域,而台灣新聞產業的現況,卻讓攝影記者疲於奔命地在近乎精神分裂的場合中拍攝,難以累積對特定領域的深刻瞭解,自然就很難貼近、理解拍攝對象。
無法貼近理解,就很難累積好的作品。不分路線確實可以讓攝影記者成為通才,但那些讓我們記得名字的攝影記者,通常不是通才吧?
❝ 攝影記者最需要的能力是什麼? ❞
幾位前輩已經說了很多重點,我就不再贅述。我認為,觀察力和同理心,是一名攝影記者最需要具備的能力,Robert Capa說,「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我想所謂的靠近,其實還包含心理的層次。如果攝影記者能夠貼近被攝者的心,那麼他的照片自然會散發人味,也會更有感染力。
至於影像的美學,我想那當然能提升攝影記者的層次,但那應該是加分的選項,而不是必要的能力。最後,我覺得「追求真實的渴望」也非常重要,畢竟大家都假設我們看到的新聞照片是真的吧?
❝ 攝影記者的出路會是什麼? ❞
理論上來說,如果一名攝影記者具備了上述所有能力,那他一輩子都會是一名攝影記者,無論他是否隸屬於媒體。
❝ 現行報社編輯制度,對新聞攝影來說到底是加分還扣分? ❞
我想自己沒有資格回答這問題,但我不喜歡別人編輯我的作品,也很幸運地一直擁有主導自己作品呈現方式的空間。
經驗上,我經常聽到攝影記者抱怨編輯搞砸了他們的工作成果,不過這要看狀況,有時候我覺得編輯的決定沒有錯。正如張良一大哥所說,那得看編輯本身對新聞事件的掌握度有多高。
我認為新聞攝影的重點,不是拍出好看的照片,而是要和文字報導相輔相成,把新聞事件、現場呈現清楚。「文字」、「攝影」、「編輯」三方合作,有時候能為彼此加分,有時候則…嗯,很難說。
打個比方,到新聞現場採訪就像到市場買菜,而編輯就是那個煮菜的人,讀者想吃到的,是最後端上桌的東西,而不是未經料理的食材。理論上,能夠一手包辦採買、料理,這是最好的情況,但通常沒有效率。新聞產業凡事追求效率,有時候得有些割捨。
不過這又回到最初的問題,如果煮菜的人擁有辨識食材好壞的能力,那這問題本身就不存在。如果新聞產業持續訓練出不懂影像的編輯,還有不懂新聞的攝影,那這問題永遠無解。
❝ 你對新聞攝影還有熱情嗎? ❞
有。(斬釘截鐵)
❝ 如何維持對新聞攝影的熱情? ❞
有一次因為風災的關係,我拍攝了一具剛從泥堆中被「搜救」出來的遺體。過了幾天,為了後續報導,我跑去那個家族的靈堂,要求家屬讓我拍攝罹難者的遺照;那張遺照是一對老夫妻,抱著一名小孫女的照片。這件事情對我影響非常深遠,我還記得自己是抱著多麼羞愧的心情,開口問家屬能不能讓我拍照,因為我覺得自己幾乎將對方的苦難吃乾抹淨。
我想說的是,新聞攝影經常涉及別人的悲劇,歷史上有太多經典的新聞影像都是這樣。正因如此,我始終認為,新聞攝影的出發點,應該是為了這些被拍攝的人,而不應該是為了讀者和自己。
新聞影像應該要是子彈,不是禮炮,它要能為別人的苦難爭取些什麼權利、進展,而不是為當權者錦上添花,或是成就自己的榮耀。也許有人認為我這種說法很老套,也把新聞攝影給窄化了,但這確實是我的信念。
如果拍照只是為了自己的報導、藝術成就,甚至,只是工作交差的話,那我認為熱情的確很容易被磨平。但如果拍照是為了別人,我覺得能讓自己走得更久。
也許有人覺得,這樣的拍照方式非常痛苦,也和熱情無關,但這的確是我維持拍照動力的源頭。「不要忘了自己究竟是為誰按下快門」,這是我最近最常問自己的問題。對我來說,只是拍到好照片,並不足以維持我的動能,而是要讓攝影與文字充分結合,讓報導獲得迴響,那才足以支撐我走下去。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