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媒體/人】南台灣的青春媒體力:《行南》季刊

文/盧易詩

《行南》是由南方青年與學生共編的一份公益社會季刊,於2011年七月創立。成員有中山、成大、中正、高師、高大、台南大學、高應大、高餐以及一些已經從這些學校畢業的青年成員,刊物內容除了校園議題外,也廣泛觸及社會議題,特別是南部區域的發展。

除了內容深入,《行南》曾以「後灣,許我一個美麗的未來─陸蟹與京城開發之爭」勇奪2012年高雄市人權新聞獎(媒體組文字報導獎),能夠擊敗其他主流媒體拿下獎項,專業能力備受肯定。而最近行南也剛榮獲「2012 學生編輯大獎」之「最佳主題編輯獎」,相當受到矚目。

以下為《行南》的訪談,受訪者包含《行南》編輯群李明容、陳貞蓉、黃昱傑。

Q:可以請您詳談《行南》的創立過程嗎?是在什麼樣的契機下有了創立《行南》的念頭?

A:我們會創辦這個團體是因為某次參加公共性學生活動結束後,我們一群人和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聚會,當時聊到有關學生權益該如何讓被重視、被看見?

當時大家都以個人經驗分享自己的看法,最後我們認為在校園應該要有一個公共空間討論這些議題,不過因為要在校園內形塑一個公共討論空間有點困難,於是我們就想說轉而做一些宣傳文宣,談論需要被重視的學生議題。

原以為這些想法要實踐有一定的困難,但因為當時還就讀於成功大學政治系的林飛帆很積極地推動發行這本刊物,大家被他的努力所感動,於是就開始全心投入這本創立《行南》。

2011年6月學期結束後,《行南》的創辦團隊開始正式討論這本刊物要用甚麼樣的調性?甚麼樣的形式發行?其實一開始我們沒有想要創辦一個媒體,我們只是想要創辦一個可以「串聯」的媒介,討論一些需要被關注的議題。但後來我們意識到南方好像缺乏一個這種形式的媒體,《行南》因此漸漸走向一個有「組織」的媒體形式。

Q:《行南》這個名字的由來是?

A:當初在想刊物名稱的過程很有趣,十幾個人聚在一起討論了很久,好不容易才從三十幾個名稱裡挑出「行南」,當時我們希望名稱裡一定要有「南」這個字,候選名稱有「南番觀點」、「南窗」等等,最後會取名為「行南」是因為我們覺得它是「型男」的諧音,這樣大家應該會比較好記吧!再加上我們覺得這個名稱也有「知易行難」的意思,有「行動」又有「南方」,最後就決定把這本刊物命名為「行南」。

Q:為什麼會想要發行「紙本」刊物呢?

A:當時其實大家對要不要發行紙本有很多不同的意見,畢竟其實印紙本很花錢,有人建議要不要乾脆就在網路上發行就好了,也可以省下每期兩萬元的印刷費用。但因為我們認為這本刊物的成立目的是要創造一個公共討論的場域和機會,因此「可及性」很重要,我們認為紙本是最親切、最讓人想要去接觸的媒介,所以才會堅持一定要發行紙本。

Q:目前《行南》的主要發行對象及派送地點為何?

A:我們目前主要的發行對象是大學生,所以派送地點也以南部地區各大學為主,再加上以大學為中心擴散的地點像是獨立書店、咖啡廳之類學生會出現的地方。此外高中生也是我們的發行對象之一。

1-4002-4003-600

Q:當初《行南》在發行第一期時,有沒有遇到困難?

A:一開始在創辦《行南》時,雖然說因為大家都來自不同地區的學校,像是嘉義、台南、高雄等,每次開會討論都要花很多時間在交通上,但因為夥伴們都很關心學生權益,我們之間有種「大家要一起努力做一件事」的氛圍,每一個人都很積極地參與討論、寫稿,所以在人力整合上並沒有太大的問題。經費上由於當時剛好有一筆野草莓學運結束後剩下的經費,我們就去跟他們申請一筆錢作為發行印刷費用,此外也有幾位老師贊助我們發行這本刊物。

最主要的困難應該是在後續的營運上吧,因為起初大家都對於要創立一個媒體感到非常興奮,但是後來我們發現創立之後要如何維持長久的營運也很重要,因此我們很多時間在討論這個問題。

Q:《行南》的成員來自各地不同的學校,請問你們是如何找到這群志同道合的夥伴的?

A:當初在找人一起創辦《行南》時,成大零貳社與中山大學抗爭停車場的同學的人脈幫了我們不少忙,幫我們介紹一群願意和我們一起努力的夥伴。創立後的新成員則大多是成員們在參與社運時認識的人。大概是因為大家的理念都很一致、很想為這個社會做些甚麼,所以《行南》的工作氣氛很好,雖然說有時會意見不同,但大都在互信的基礎下很快能化解,檢討彼此的問題,所以氣氛算很融洽,我想《行南》應該是一個「異常」和諧的團體吧!

Q:關注焦點及報導重心是什麼?

A:《行南》是一個以學生為主的刊物,因此我們以參與學生所關心的議題或事件為重點,像是學生權益或是校園裡發生的事等等,但因為《行南》是一個多元性的雜誌,所以我們不會特別劃限自己的報導題材及新聞取向,希望能藉此呈現更多面向的聲音,我們除了學權外,還報導環境、工運、社區文化保存、文化產業等等。

Q:《行南》的關注焦點是學生,你們會如何發掘學生的觀點及意見是甚麼?

A:《行南》並不是把已經發生的議題拿出來炒、也不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發掘議題,因為《行南》的成員都是學生,所以書寫者可以從學生的視野,去呈現學生關心的議題是甚麼。這會讓我們的報導含有書寫者對議題的關懷,我們希望《行南》成為一個可以刺激想法及問題意識的媒介,讓學生可以跳脫自己的生活圈,意識到在自己的生活周遭其實有許多議題值得我們關注,並藉由發掘問題、參與行動的過程,學習到教科書上沒有的生命經驗。

行南4
工作中的行南成員

Q:在審核成員提報的稿單時,《行南》有沒有取捨的標準?

A:因為《行南》將自己定位為一個促進公共討論的媒介,所以我們並不會直接反駁記者們所提出的任何想法或點子,而是會在意見不同時討論,並以記者的想法做為基礎,提供意見讓這則報導能夠更為完整、多元,提高報導的可行性。

Q為何會想特意強調南部的在地觀點?

A: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都是在南部讀書的學生,但其實我們並沒有討論過為甚麼要強調南部觀點,好像關注南方是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或許因為南部學校所得到資源相對地較少,會讓南部的大學生比較容易凝聚向心力,我們也認為南部的學生抗爭性格比較強烈、比較願意在政治上、議題上表態,所以我們很容易聚集在一起為一件事努力。

Q:能不能挑一個例子說明採訪到寫作的過程,或者特別想要關懷的點是甚麼?例如第三期做的專題「南北有差嗎?」是否能代表《行南》如何透過採編來表達自己的「南方觀點」?

A:以「南北有差嗎?」來說,向外徵稿是團隊內的共識,也符合讓學生發聲」的目標,戰南北作為第一個對外徵稿的題目,代表的是當代青年不管是由北往南求學,反之亦然,甚至是多數時間留在同一地區等等,不同地區的差距是能夠被明顯感知的,而這一不同地區的差異感是個共同的情緒,讓多元意見都能夠在行南上出現,是設立徵稿時希望達成的目標。

而我們在第二期時就先介紹「南北有差嗎?」專題的徵稿內容,並設定期限、說明進入紙本與否的規範,等待投稿,針對寄來的投稿進行討論待團體意見確立之後,和作者進行溝通進行潤稿,決定哪幾篇放上紙本,沒放上紙本的也會放入部落格中。

Q:《行南》如何展現校園外的關注力?像是高雄地方發展的專題,從問題發想到採訪的過程為何呢?

A:一開始是因為接觸到高雄哈瑪星廣三議題,並且在洛馱思論壇聽到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的姚銘偉先生關於高雄舊文化與建築的演講,開始對高雄文化發展感到好奇,那時候是當時的主編李明容問我有沒有興趣寫篇文章,她願意當我的審稿人,才讓我有信心接下這份工作。我開始跟她討論方向,把自己的構想提出,我們再一起擬訪談問題,並開始聚焦訪問的對象,因為希望呈現多元多方的聲音。

除了在地文化協會(打狗文史再興會社)、在地居民,也接洽到高雄市文化局文資處的主任─林尚瑛。在約訪之前,我先在編審會議上提出報稿單,收集大家的意見,才開始進行訪談與撰寫的工作,最終版完成前還經過一次審稿會議、線上共審,經過多次修改才終於完成一篇五千多字的專題稿。

擷取10
行南製作「南北有差嗎?」專題,討論台灣區域差異的問題

Q《行南》希望能在南部的在地觀點下,發掘什麼問題?

A:《行南》這個刊物的特性是我們希望能在報導中,加入每個成員自己對社會的關懷,像是有人特別關注勞工議題、有人關懷文創產業……每個成員關懷的重點都不同。但總括來說,我們希望能讓《行南》成為一個藉由關懷多元的議題,讓學生自我培力對於公共事務敏銳度的刊物,讓學生能夠開始思考問題、發想問題。

《行南》並不會特別說自己是一個特定主題的刊物,畢竟當初會想要創立《行南》就是因為我們想要提供一個公共論壇刺激更多行南及非行南的學生思考並討論這些議題,所以我們不會限制成員們的報導範圍,因為這會侷限學生發想的可能性。簡單來說我們是一個「以人為主,以書寫者為中心,透過參與成員而開放性成長,而非由刊物設定報導目標與走向」的刊物,從書寫者的觀察為基礎,去思考「問題是甚麼?」、「問題在哪裡?」,並期許書寫者能在發掘的過程像是採訪、瞭解歷史脈絡、撰寫中,學習到更多知識與經驗。

在撰寫報導的過程中,還涉及到書寫者自己去思考問題的結構,而不是將既有的問題再一模一樣拿出來炒,這個相互討論、思考、發掘觀點發掘的過程應該就是行南最特別的地方吧!我們也希望看到報導的人能夠和我們一起討論問題,強調「產生報導的人」和「讀到報導的人」都能維持一種主體性、能動性。

Q《行南》認為可以透過何種方式促成社會改革行動的出現?

A:《行南》只是希望能夠點出問題,並讓學生知道有這樣子的問題存在,至於「要如何改變?」、「改變的可能在哪裡?」則不應該讓《行南》來回答,而是讓學生自己來回答。

當然參與成員們進入《行南》以後會跳脫自己原本的生活圈、關心不同的人、聽他們口述自己的生命經驗,這個過程可能會強迫成員去問自己:「這樣的社會關懷之後該如何延續?」有可能成員在出社會後加入某些公益組織、自己創辦一個組織,亦或是有其他具有創意的行動策略並走出與眾不同的第三條路……這應該也是一種改變社會的方式吧。

Q《行南》不避諱的表示自己的報導會採取特定程度的觀點,會不會擔心引來報導不客觀中立的批評?

A:《行南》的專題很強調事件的脈絡,事件的前因後果要是很明確的,我們還是很重視呈現多方意見、均衡報導,像是在報導在地新聞時,除了訪問地方組織以外,我們也希望記者能夠去訪問政府組織。

基本上《行南》的專題要求「真實」、「全面性」及「合理性」,對於事件的利害關係人我們都希望能將他們的聲音呈現在報導上,《行南》也不避諱的承認自己的報導會採取特定立場,因為我們認為所謂「不採取任何立場」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它是中立的所以你很難有所作為,更何況現代社會科學已經相信要完全中立的報導一則議題是不可能的,但《行南》很強調報導所採取的立場要是合理的,要含有社會關懷的成分。

後灣村空照圖

榮獲2012年高雄市人權新聞獎(媒體組文字報導獎)的「後灣,許我一個美麗的未來─陸蟹與京城開發之爭。專業備受肯定。

Q目前《行南》的組織運作方式為何?

A:目前參與的學生來自成功大學、中山大學、高師大、高醫、中正大學、南藝大、屏教大、高餐、台南大學及高應大等,固定編制的成員大概有十位,包含主編、副編、文編、美編等,如果再加上派發的話大概有二十位。

基本上我們的產製流程是記者先提報、說明議題?如何採訪?想要採訪哪些人?如何去執行撰寫的過程?然後我們會有一個所有參與者一起討論編審會議,根據記者的提報單給予撰稿的意見,接下來就進入撰稿程序,《行南》的每篇稿件都有一個撰稿人加上審稿人,一個月後記者完成稿件並給審稿人看過以後,他會將稿件寄給主編,編輯們會在審稿會議上討論、修正稿件,之後就進入編輯程序,然後出版,整個過程都是主編與寫稿者平等討論稿件的共審制。

Q:出版頻率為何?會不會有稿量不足的問題?

A:因為參與的成員都是學生,所以我們都是以學生的作息為主,理論上就是會避開寒暑假及期末,一年出四期。至於稿量因為成員自己有很多課業要忙,或是他自己也會參與很多社會運動,所以有時可能會來不及在審稿會議前完成稿件,不過基本上稿量不會到不足。

Q:一般來說《行南》的記者在寫稿時最常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A:因為我們的記者大多都是學生,所以在寫稿時常常會讓報導變成「報告」,讀起來其實很艱澀難懂,或是太像作文,鋪陳與抒情太多,但因為我們是想要藉由報導促成公共討論,因此簡單易讀這件事很重要,如果文章太難讀的話無法引起讀者的共鳴,所以我們有在調整寫作的方式及用字遣詞。

像是之前在寫「捍衛哲學價值,學生質疑彭明輝」這篇報導時,因為內容涉及到很多哲學上的學術名詞,像是「實證主義」之類的,剛開始稿件完成拿給其他人看時,很多人問我們:「這寫的是甚麼?大家哪看得懂。」但因為這篇報導無可避免的會談到一些較為專業的學術名詞,所以我們處理的方式就是把一些可以替換的專業名詞改掉,然後為其他無法替換的專業名詞加註解,拉近讀者與文章的距離。

Q目前《行南》的經費來源是甚麼?

A:目前我們還是以募款為主,其實之前我們有想過如果有一個很大的金主來贊助《行南》,我們要不要接受,後來我們的討論結果是為了避免讓《行南》的報導有受到控制的疑慮,所以我們不接受巨額的捐款,上限就是五千元。

Q《行南》的未來展望為何?當目前的成員畢業後,會由誰來接手?

A:為了讓《行南》這個組織能夠穩定成長、持續經營,我們正在籌設一個非營利組織「行南文化協會」,將來《行南》季刊將會成為行南文化協會下的一個專案,然後我們還會計畫其他專案像是:影展、讀書會等等,希望能夠藉由學會的成立,形塑一個平台能夠讓人才的交替能夠更為順暢。

行南期待大家的參與。網路閱讀請點選這裡。http://praxisinsouth.blogspot.tw/

行南紙本取閱處:http://praxisinsouth.blogspot.tw/2011/09/blog-post_09.html

6-600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