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學堂】如何說出人與果樹的故事?

文/盧易詩

編按:本文為記者蔡佳珊,於獨媒課堂中的局部授課內容整理文,經講者同意刊載分享。(圖片出處:http://www.flickr.com/photos/35043861@N08/4062545755/)

這個主題的主講人是經典雜誌農業路線的記者蔡佳珊,農業領域的報導層面包山包海,小至農民個人的故事,大至國家的農業發展政策,都有可能是農業報導涵括的範圍。

和一般的daily新聞不同,蔡佳珊大多以「專題報導」呈現新聞議題,專題報導雖然機動性較低、無法立即呈現新聞,卻可以蒐集較為完整的資訊。一般來說,daily新聞多以「事件」為主題、報導客觀的事實,而雜誌裡的專題報導則大多比較有「人」味,像是描述受訪者的模樣、訪問的情境等等,這都是讓專題報導更吸引人的要素。但因為現代人不太能夠閱讀篇幅較長的文章,因此「說故事」的能力成為是否可以引導讀者進入報導情境的關鍵。

報導守則:信、達、雅

蔡佳珊說他在寫新聞時有三個報導守則:「信、達、雅」。首先,「信」就是要報導要有憑有據、基於事實,而非異想天開;再者,「達」就是要寫得讓大家看得懂,深入簡出;最後是「雅」,根據不同的新聞類型思考要如何呈現報導,可以是平鋪直敘,也可以運用不同的筆法修飾新聞。

想要做好報導的大前提是,記者必須要設身處地的替他人想,不僅要站在受訪者立場思考他的生命故事,也要站在讀者的立場了解讀者想要看到甚麼,並用讀者可以了解的文字傳達訊息。

Step 1尋找題材

只要肯用心去找,無處不是題材,像是一個米粉的原料問題,都可以呈現出背後巨大的食品安全管理瑕疵,若想延伸下去就連奶粉、冬粉等等食品的原料都可以深入檢驗,在尋找題材時也要不斷的吸收各個領域的知識,不要僅侷限在農業及食品領域,記者對任何事物都要保有敏感的心,讓自己像一塊海綿吸收各種事物並加以運用。

記者在面臨已經被報導過的題材時要試著尋找新的切入觀點,蔡佳珊當時在寫十六篇關於水果的報導也曾經有過「都是水果,要怎麼寫這麼多篇?」的疑問,但因為每篇報導涵括的領域各有所不同,發掘的題材也各有特色,寫著寫著就完成了十六篇報導。舉例來說當初在報導黑珍珠蓮霧時,已經有很多新聞報導在講「產地林邊土壤鹽分多,才能養出果實小,甜度高的黑珍珠」,所以她試著找新的切入觀點像是:「黑珍珠是誰發明的?」、「為什麼要在蓮霧樹上搭黑棚子?」等等。

Step 2蒐集資料

蒐集資料的方法就是「撒魚網」,首先,先設定關鍵字,找出與報導對象相關的人事時地物、看看別人已經做過甚麼,蒐集資料的時間可能會比採訪花更多的時間,但記者一定要有耐心,因為這將是報導是否精彩、完整的關鍵。找資料有很多方法,蔡佳珊自己主要有下列幾種蒐集資料的方法:(1)國家圖書館、各大雜誌資料庫:無論是館藏書、博碩士論文,都可以利用索引來找到適合的書目,之前蔡佳珊在報導芒果的故事時就曾找到一本介紹芒果如何生成的兒童繪本,她就參考繪本將小孩子版本的芒果生長故事,轉換為大人版本的新聞報導,或是在台灣記憶資料庫裡面就有許多珍貴的影像紀錄(2)在網站上事先搜尋受訪者的資料,像是:臉書、部落格等等,藉由po文了解受訪者的背景、個人觀點,也可以藉由照片事先思考到了現場以後要怎麼拍攝(3)事先跟親朋好友聊聊自己想要報導的題目,了解一般民眾想要了解的事物是甚麼?

Step 3約訪須知

決定受訪者名單,受訪者會有很多,建議事先找一個了解報導全貌的「智者」,像是:老師、文史工作者、有經驗的農民等等,「找對人」會讓採訪順利很多,不僅可以認識事件的脈絡,也可以藉由他們的經驗尋找之後的採訪對象。約訪之前必須先知道自己的報導篇幅有多大?預計訪問多少人?可以花多少時間採訪?也可以事先提供受訪者採訪提綱,尤其是公家機關、教育單位更是需要。

Step 4正式採訪

最好的採訪方式是當面訪問,因為面對面的交談才能讓受訪者感受到自己的採訪誠意,並講出自己心裡真正的話,記者在面訪時除了訪問外也要觀察受訪者,藉由觀察與交談認識這個人,用身體去感受在採訪現場的感覺,並在報導將自己的「感覺」呈現給讀者,也唯有親臨現場才能夠看到未曾被挖掘過的事物,這就是說一個「好」故事的關鍵。

採訪時的錄音很重要,但一定要經過受訪者同意,像農業的報導中有很多的受訪者是老農民,他們常常會因為錄音筆擺在那裏而感到緊張,這時記者要記得說一些輕鬆的話安撫受訪者的情緒,錄音的同時也要做筆記幫助事後整理採訪,紀錄重點在哪裡?時間點為何?

採訪的過程記者會接收到龐大的資訊,但記者必須從中找到最令自己感到印象深刻的事物才能寫出好文章,就像羅蘭巴特說的閱聽人在觀看同一張照片時,都會有不同的「刺點」,這個刺點指的就是最觸動自己的點。一個好的農業記者要學習從平凡的東西裡看到不平凡的事物,就像水果雖然一個很平凡的東西,但在它的背後一定會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報導點,若是能從平凡的東西寫出不平凡的事物,才能從這樣的反差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Step 5整理與沈澱

首先是「重聽錄音檔」,這是一件非常累人的工作,但聽錄音檔可以讓記者重溫採訪狀況、截取足夠報導資訊,也可補足採訪時未注意到的部分,若要引用受訪者的話記得必須原音重現,不能憑自己的印象寫新聞;再來是「文獻重溫、交叉對照」,把採訪得到的資訊和文獻中的資訊相互對照,可能會產生新的體悟、新的問題;最後是「釐清脈絡、去蕪存菁」 ,找出報導最關鍵的東西是甚麼?有可能是自己預先設想好的點,也有可能是在採訪過程中發現的新事物,若發現有疑慮、需要澄清的問題,一定要去補訪。

在工作一段時間以後,記者可能會因為長時間接觸龐大的資訊而讓自己越鑽越深,這有可能會讓記者寫出艱澀難懂的文章,建議此時最好適時地讓自己抽離一下,重新思考要怎麼寫報導才能讓讀者想看而且看得懂。

說故事

記者可以思考要用數篇小報導或是綜合大報導的方式呈現新聞,在報導前一定要廣泛收集資料、確立每一段要寫的主軸,同時也要決定報導的調性是要嚴肅還是活潑,在說故事時將從現場得到的感覺用文字描寫出來,並學習用平易近人的文字描述事件,將專業複雜的訊息轉換成軟性的語言,拉進報導與大眾的距離,讓大眾覺得報導貼近自己的生活,舉例來說:在報導基改黃豆時,可以用「去超市買一盒豆腐,所含的基改黃豆比例高達九成」讓大眾覺得報導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

隨著不同題材的不同,記者可以決定在文章中要放入多少感情元素,一般來說在農業專題報導中希望人和事的報導比例大約是三比七,在說故事時除了描述動作和事實以外,還要試著去描述農民背後的用意,並用客觀的文字表達主觀的感受。


留言

在〈【數位學堂】如何說出人與果樹的故事?〉中有 1 則留言

  1. 好经验,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